中国幼儿园网

标题: 孩子良好的社会能力怎么来? [打印本页]

作者: 七彩云    时间: 2016-4-30 16:00
标题: 孩子良好的社会能力怎么来?
(, 下载次数: 64)


  所谓的社会能力,就是孩子与人相处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可视为思维方式、个性发展、情绪管理及人际交往等各项能力的统称。人是社会性动物,拥有良好的社会能力有助于培养良好的性格。

  在幼儿园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这样一种孩子:害羞、胆怯、孤僻、性情懦弱,老师称之为“不合群”。这样的孩子往往是家长忽略了社会能力的培养造成的,需及时引导纠正。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3-6岁的幼儿时期每天都要面对如何与别人相处的问题,是培养其社会能力的关键时期。

  一、要重视家庭和幼儿园所营造的氛围

  著名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创始人布郎分布伦纳认为:个体发展的环境是由一个从小到大层层扩散的、复杂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系统都会通过一定的方式对个体施以影响。家庭和幼儿园作为幼儿接触最多的环境,对幼儿有最直接、最大的影响,因此应充分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除了营造幼儿成长的良好氛围,良好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社会能力有更积极的影响。因为幼儿在与家长的长期交往过程中,会模仿家长的行为,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同伴,这让他们更容易融入团队中。重要的是,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能成为潜意识中指导孩子社会交往行为、扩大社会交往范围的主导因素,帮助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形成良性循环。同理,幼儿模仿思维也会发生在与老师、同伴交往身上。也就是说,良好的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都必不可少。

  二、要加强游戏活动,培养团结合作意识

  游戏是孩子在幼儿时期的基本活动,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幼儿的需要,游戏活动是发展幼儿社会交往的最重要的途径。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家长、老师要选择、设计有益于发展幼儿社会交往的游戏,重点把交往能力的五个方面——合作、谦让、帮助、遵守规则、分享等渗透到游戏中去,寓教于乐。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交往的成功与快乐,产生进一步交往的内在动机。

  对3-6岁的幼儿孩子而言,游戏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游戏既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力,又能满足他们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多元智能发展需要。






欢迎光临 中国幼儿园网 (http://chinaye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