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幼儿园网
标题:
谈形成家园误会的“儿童崇拜”因素
[打印本页]
作者:
教育理念
时间:
2013-6-28 16:38
标题:
谈形成家园误会的“儿童崇拜”因素
谈形成家园误会的“儿童崇拜”因素
作者:晏虹 来源:学前教育研究 关键词:儿童崇拜
[摘 要]本文在阐述“儿童崇拜”的文化现象基础之上,指出社会文化范畴儿童概念与心理学范畴儿童概念的差异,认为对此清晰的认识有助于减少家园误会。
[关键词]家园误会;儿童崇拜
幼儿园和家庭之间因沟通不畅会形成或深或浅的家园误会。有些家同误会则将进步导致家同矛盾,因此,尽量避免和消除家园误会是实现家园共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形成家园误会的诸多因素中,“儿童崇拜”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文化现象。
一、从一个小案例说起
小班一个孩子周五被家长接回家以后,举着自己的右手食指说:“妈妈,手疼。”妈妈问:“你碰到哪里了”“没有,饭烫的。”妈妈一听是饭烫的,心里就对幼儿园有意见了。”“那你在幼儿园疼吗?”孩子说:“疼”既然孩子在幼儿园被烫着了,刚才老师为什么不说一声呢?偶尔出点差错,做家长的也不会过分追究老师的责任。哎,算了吧。这位妈妈按照老年人传授的办法,一天往孩子的手指头上抹好几次香油,结果两天双休日过去了,孩子的手不但不消疼,而且还有些微红肿,周一,妈妈把孩子送到幼儿园的时候,向老师讲了事情的经过。老师觉得很纳闷,幼儿园的饭向来温度适宜,不可能让孩子产生“疼”的感觉,于是就把孩子带到医务宝。保健大夫“火眼金睛”,发现孩子手指头上扎了个细小的刺儿,挑来以后,孩子就不疼了,老师把这个“刺儿”用纸包好了.留作“证据”,以便,晚上向家长“申述不白之怨”后来家长怪不好意思的,不停地向老师道歉。
“儿童是天真无邪的、纯洁的大使。”谁对这句话都不会有异议,但是如果机械地理解这句话,可能会产生一些误会,有时甚至伤了和气,我们习惯的推理是,因为孩子是纯洁天真的,不会骗人,没有不良动机,所以孩子说的话都是“真话”,我们进而可能把孩子说的“真话”当成客观存在的事实,在此基础上做出判断、决策和行为,结果常常会陷入如本案例所出现的被动、尴尬局面。从表面上看,发生这样的误会,是家长观察不仔细导致的;探究深层次的原因,其实是我们的社会文化中“儿童崇拜”现象给人们造成的错觉。
二、“儿童崇拜”是为成人社会服务的儿童概念
“儿童崇拜”是成人社会附加在孩子身上的幻想、追求和膜拜。成人发现世俗社会有那么多的虚伪、狡诈等丑恶而又无法救治的现象,面对初来人世、尚未被浸染的孩子,成人既憧憬迷恋又自惭形秽。于是通过文学、绘画,摄影、雕割、电影等多种艺术手段创作了美丽纯洁的“天使”,以发泄成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并抒发对天国、天堂世界的向往,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样的儿童是成人用想像力创造出来的神化了的儿童,实际上是一种虚幻,它的直接审美对象实际上是成人,而不是儿童:我国著名散文作家、画家丰子恺就这样解释自己的“儿童”概念:”我作漫画都是由被动的创作而进入自动的创作,最初是描写家里的儿童生活相、我向来憧憬于儿童生活。只有儿童天真烂漫,人格完整,这才是直正的“人”。
于是变成了儿童崇拜者,在随笔漫画中,处处赞扬儿童,现在回想当时的意识,这正是从反面诅咒成人社会的恶劣。”他进而把儿童比作自己心中的“神明”:“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在人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再例如我国文化大师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一般读者对此名篇都耳熟能详,“儿童”被赋予神圣的国家命运和政治意义:“吾心目中有一少年中国……老年人如埃及沙漠之金字塔.少年人如西伯利亚之铁路;老年人如秋后之柳,少年人如春前之草;老年人如死海之潴为泽,少年人如长江之初发源;此老年与少年性格不同之大略也。粱启超曰:人固有之,国亦宜然。”
可见,“儿童崇拜”是成人社会普遍存在的情绪,它被成人借用来发泄或者拯救现实社会存在的阴暗面,寄托了成人建设新世界的完美理想,是与生活中的儿童相区别、被改造了的“儿童”,并通过文学、绘画、摄影、雕刻、电影等多种艺术手段影响着大众思维模式和判断依据。因此,当人们面临一个活生生的儿童的时候,他见到的儿童已经被赋予了“儿童崇拜”’的社会文化内涵。
心理学家则撇开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文化的和教育的诸多因素,从儿童是“人”而不是“神”的角度.研究和揭示了孩子的真实面目。孩子是一个尚未发展成熟的人.具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点.常常把现实与想像混淆在一起,把自己和他人混为一谈。因此,当孩子描述一件事情的时候,有的是他亲眼“看见”的,有的是他“听说”的,有的是“想像”出来的,有的甚至是别人的亲身经历,但他统统都“据为已有”。而日,孩子说话还特别容易受别人的暗示。研究者发现,同龄孩子交谈比与成人交谈所说的“真话”要多,因为成人暗示的技能比较娴熟。可见,孩子的言语常常“失真”。由此,我们可以分析这个例子中孩子的“疼”是怎么回事。当孩子感到“疼”的时候,他也开始积极地寻找原因。他终于“想”起来自己吃饭曾经被烫过,这种感觉就是今天的这个“疼”,至于手扎刺儿会“疼”,太新鲜了,这是他人生的第一次体验,这刚可得记住了,下次再“疼”,就得掂量掂量是饭烫的,还是刺儿扎的。可见,“儿童崇拜”现象有利于帮助我们热爱孩子、呵护孩子,但是我们不能依赖这种文化来判断和推理孩子出现的现实问题。否则,我们在崇拜儿童的过程中间能就失去成人身份,真的变成孩子一样――根据感觉说话,而不是根据事实说话了。
三、“儿童崇拜”现象对家园工作的要求
既然孩子常常会“失真”,并因此产生了误会和纠纷,家长和老师怎么统一认识、协凋关系呢?
(一)“求善”不“求真”
我们先来看一件家园纠纷事例。一天,某幼儿园家长带着孩子找园长告状,只见这孩子的左眼侧有一道红印子,周围隐隐约约有点发青,孩子在家里说是老师打的。园长立即调查这件事。孩子所在班级的老师听了园长的询问后,显得一头雾水,莫名其妙,心里更是一肚子委屈。当再次询问孩子的时候,孩子又说不是老师打的。这时,家长着急了,安慰孩子不要害怕,要说实话,可孩子还是否认是老师打的。但家长一口咬定是老师打的,而老师则以“人格”和“性命”担保绝无此事。孩子在询问的过程中,说了好几种可能性情况,每次说法都不统一,哪一次才是真实的呢?让人无法得知,园长犯难了,“案子”没法审理,家长和老师之间因此留下了心理阴影,天真无邪的孩子“说了好几种可能性情况,每次说法都不统一”,既把老师和家长这些成年人弄糊涂了,自己也被弄糊涂了。因为成人询问的暗示性特别强,孩子根据成人的暗示线索东倒西歪,家长和老师问得越多,孩子说话的“水分”越多,戏剧性越强,最后事情只好不了了之。但是,家园之间结下的心理疙瘩却形成了,这种“疙瘩”让人别扭,影响彼此的遗明度和家园沟通质量。
既然孩子具有特殊的身心发育特点,我们也受着“儿童崇拜”文化的深刻影响,那么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就不能像追求真理那样“较真”。在“澄清事实”上钻牛角尖,因为这样做的真实目的和结果是“揪”出责任者.必然导致家园双方情绪对立、关系僵硬,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有一定的不良影响。适宜的做法是齐心协力、集中注意力做好善后,从正面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加固或重建彼此之间的诚信。
(二)教师应提高职业敏感性
作为幼儿园工作者,教师应该对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儿童崇拜”现象有足够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职业敏感性,在与家长的日常交流中,主动向家长渗透孩子的这―特点,增进家园协作。
李老师班上有一个孩子很聪明,但是他说的话常常让老师哭笑不得。他身上有三个故事。一个是英语课。这孩子很敏感,老师是外请的,教英语的时候随便排座位,把他安排在边上了,他就跟李老师说:“英语老师把我放在旮旯里,不让我学英语。”还有一个故事是,他喝水的时候不小心把水洒在另外一个孩子身上,李老师问他,他说是保育员洒的。其实,这时候保育员正在活动宝的另一角落里打扫卫生。这位老教师虽然没有太多的理论.却保持了高度的职业敏感性,及时地把这些事情当趣事讲给家长听了。后来,终于有孩子还是找上李老师的麻烦了。在体能训练班,他作为超重儿参加幼儿园专门设计的训练课程。他回家说:“妈妈,老师不让我玩,老让我跳.老让我蹦。”孩子虽然描述自己受到“不公平待遇”,但家长并没有找老师“算账”,跟老师沟通这事儿就过去了,因为家长对孩子说话“失真”现象已经有感性认识了。
长期的工作经所使这位老教师谙熟幼儿的心理特点,并在不自觉的摸索中避免了“儿童崇拜”现象有可能造成的家园误会但是如果“儿童崇拜”现象成为教师自觉意识的一部分,那么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将会进步更快,并有利于提高的家长工作水平。
(三)家长应避免“兴师问罪”的态度和行为
孩子幼儿园后,家长与教师之间经常会遇到由幼儿引起的各种小误会小摩擦,如果本着“求善”不“求真”的原则,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家长和教师都对孩子的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采取的教育方式会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当然,这并不是说孩子受了委屈,家长就忍气吞声,不与幼儿园老师交涉。现在社会上的各类幼儿园质量参差不齐,教师的职业道德、工作艺术和素质修养以千差万别:如果家长选择的是有基本保教质量做保证的正规幼儿园,对幼儿所在班级的老师也有基本的信任和了解,那么就要充分认识到儿童的心理特征,自觉避免“儿童崇拜”可能造成的误会,避免一发现孩子受了委屈,就带领孩子“兴师问罪”的不适宜做法和态度,遇到问题先冷静下来,理智平和地维系良好的家园关系。
欢迎光临 中国幼儿园网 (http://chinaye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