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 你是“会说话”的家长吗?

[复制链接] 0
回复
1114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3-21 10:18: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你是“会说话”的家长吗?

     当你和孩子相处得其乐融融时,一定是和颜悦色的,可当孩子不听话,把你的话当耳旁风时,你的声调难免会越来越高,嗓门越来越大,一阵暴风骤雨后,孩子哭着耍起了脾气,你也板着脸,既没有取得孩子的合作,也失去了教育的最佳机会。
      当你和孩子之间的冲突升级时,我们需要的是能够透过事件的表象,准确把握孩子心理,并且用语言循循善诱孩子。但是如何才能成为“会说话”的家长呢?
      争分夺秒的早晨,冲突高发期
      早晨,3岁的洋洋不肯起床,妈妈哄了好久也不行。眼看着就要迟到了,无论是用物质诱惑,还是讲道理,洋洋就是不为所动。于是妈妈只好硬从被窝里把洋洋抱出来,结果洋洋大哭起来。此时妈妈真的生气了,大声说:“就是因为你,妈妈每天上班都跟打仗一样,动不动就迟到!迟到要扣钱的,你知道不知道?没有钱,你还想要变形金刚玩具?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请你深呼吸:
      3岁左右的孩子还没有走出“第一反抗期”。面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的家长常常感觉心力交瘁,难免认为孩子是故意和家长对着干。带着这样的负面情绪去应对亲子关系,必然不能解决问题。于是,每天清晨的宝贵时光都被用来和孩子进行拉锯战,一天的开端是那么紧张,焦虑,不顺利!
      试试这么做:
      1.尽量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简短告知孩子,如果他继续这么做的后果:“因为你不肯起床,让我感到很生气,而且我们两个人都会迟到。”
      2.就事论事,针对孩子的行为而不是孩子本身。家长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无限联想,给孩子贴标签,从孩子赖床(事件)联系到孩子不懂事(个人品性)。不要给孩子贴标签,也不要在结尾处加上“我不喜欢你了”这类威胁的话语。
      3.多用祈使句,少用否定句,不妨尝试将语句的“你”都替代成“我”。可以这样说:“我喜欢早晨按时起床的小朋友!你是不是按时起床的小宝贝呢?”或者:“我希望你能马上起床,我相信你也不愿意上幼儿园迟到。”
      4.功夫用在平时。晚上让孩子早点睡,尽早让孩子习惯用闹钟叫醒自己而不是妈妈,让孩子知道上幼儿园迟到了,更难过的是自己而不是妈妈。
      以上四条也许能在忙碌的早晨帮你降低冲突发生的概率。
      吃晚饭前,妈妈说什么都没听见
      4岁的苗苗从幼儿园回到家后就一直在看动画片。到吃饭时间了,妈妈叫她,她一动不动,妈妈提高嗓门又说了一遍,苗苗依然没动静。此时的妈妈又想用“戴高帽子的方式”让苗苗自己关掉电视,可苗苗“不接招”,说:“我不饿,我要看完这集,你别管我!”于是妈妈“啪”地把电视关掉,说:“我叫你吃饭,你就像没长耳朵一样,跟你讲道理也不管用,没见过你这么不听话的孩子!”苗苗感到十分委屈,放声大哭。
      请你深呼吸:
      4岁左右的孩子开始有了自控力,但还只是处于低级阶段:面对喜欢的事物,很少有孩子能控制住自己的行为。
苗苗沉浸在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中,当然会对妈妈的话充耳不闻。“会说话”的父母会怎么做呢?那就是强制执行和事后讲道理。
      试试这么做:
      在提示无效后,建议用强硬执行的方式结束冲突。看着孩子的眼睛平静地说(不是用吼叫的方式):“我需要你马上关掉电视,洗手吃饭。不然,你未来三天都不可以再看电视了。”当然,前提是你真的能说到做到。若是不喜欢这种强硬的姿态,也可以选择和孩子商量,例如:“你再看10分钟电视,关掉电视洗手吃饭,吃完饭后再继续看。”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所以当你预感自己要发火时,不妨转过身冷静5分钟。也许等你再回过头来时,孩子已经明白自己的错误啦!其实,即便是小婴儿也知道哪些行为是许可的,而哪些又是被禁止的,要相信孩子。
      在强制执行之后,还要和孩子讲讲道理,不过需选择时机。当孩子的情绪还停留在看电视这个节点上时,跟他大谈保护视力、动静结合、按时吃饭等道理,无疑对牛弹琴。不妨选择晚上陪伴孩子睡觉的温馨时光,跟他说说之前的事,两个人一起商量一下解决的办法。当然不要忘记告诉孩子,虽然妈妈批评了他,但他还是妈妈最爱的宝贝!
      在公共场所,孩子不上台面
      6岁的咚咚,爸爸利用假期给他报了一个游泳班。第一次游泳课上,咚咚有点害怕,结果最后一个下水。下了课,爸爸立刻跑过去,当着小朋友的面说:“你看你,人家一节课下来,姿势都学得差不多了,你连下水都不敢,胆子怎么那么小?”咚咚很不服气地说:“人家有的都学过了,我是第一次。”爸爸有点生气了:“那也有第一次来的,人家都会了,怎么只有你笨手笨脚的,还是教练把你拖下水的……”咚咚嘟着嘴走开了,爸爸的火一下子就起来了:“这么大点的孩子居然都不听话了,你这是什么态度?”
      请你深呼吸:
      6—7岁的孩子正处于自尊心发展的高峰期,而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常常在大庭广众之下谈论孩子的错误或失败,完全没有顾及孩子的自尊心。当着小朋友、老师的面批评孩子,是亲子沟通中的大忌。
      孩子畏缩,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活动;孩子胆怯,不能大方地表现自己;孩子内向,受了欺负也不敢吭声,类似这样的问题还可以罗列很多,也许家长要想想是不是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每个孩子的长处和发展水平都是不一样的,不必强求孩子处处都表现得优秀,这会让孩子有强烈的挫败感。
      试试这么做:
      用鼓励的语言而不是消极的指责来让孩子逐步提高。对于咚咚,爸爸可以说:“你今天第一次来,能带着浮板游已经很棒了,要是再勇敢一点会更好!只有不怕水才能游得好,我希望下次你能做到自己下水!”咚咚听到爸爸这么说,是不是会更舒服呢?所以,每当遇到类似的情况时,家长不妨先肯定一下孩子的长处,将原本批评的话语用鼓励的方式说出来,相信孩子更容易接受。
      总结:跟孩子说话的4个要点
      1.谨记对事不对人,一事一议,不要过多联想,也不要给孩子贴标签。
      2.讲道理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如果彼此都快情绪失控时,讲道理会演变成关于“到底应该听谁”的权威性的争执。
      3.语言要明确,便于执行,例如孩子没有整理好自己的玩具时,家长不要笼统地说:“你就知道玩,你又不收拾玩具。”而要说:“我希望你能把玩具都放到盒子里面去。”
      4.不要将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对比,也不应在大庭广众下批评孩子,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手机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