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的人文遐想
近年来,有一个话题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里挥散不去。我深知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它都将伴随着我,而且我将要以极大的勇气去面对它。这个话题也不是我独有的,相信它是许多有梦想、有憧憬、有良知的人都会孜孜地上下求索的话题。 这个话题就是“什么是好的幼儿教育”,它通常又是由一系列探讨终极价值的问题所构成的,诸如“幼儿教育究竟意味着什么”“幼儿教育对儿童的一生成长来说究竟有何意义”“现实的幼儿教育与我们梦想中的幼儿教育之差距究竟有多大”……遗憾的是,迄今为止,我们对这个话题的探讨仍然不够丰富,不够深刻,不够用心,也不够震撼人心。
我总觉得,每一位立志于从事幼儿教育的人,无论他是一线教师、园长,还是教研员、学者,都必须用心叩问自己的内心世界:我曾辗转反侧地思索过什么是好的幼儿教育吗?我之所以选择成为一名幼儿教师,是因为我更热爱孩子,还是因为这个职业更容易让我成功?我愿意始终坚守科学与人文并重的幼儿教育理念,而不因社会上还存在着对早期教育的片面理解而动摇吗?我愿意始终追寻曾经有过的幼儿教师之美好梦想,而不因现实世界的无奈选择退出吗?我愿意为了理想的幼儿教育心甘情愿地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甚至忍受他人的嘲笑和讥讽吗?
现在,到了该向我们自己再次发问的时候了:什么是好的幼儿教育? 好的幼儿教育应该让儿童感受幸福、自由、畅快 我们无比热切地渴望在新的时代里,儿童每一次微扬上翘的嘴角都向我们尽情地展示他们内心的欢畅与喜悦;儿童每一次活泼而大胆的尝试都充分地表达出他们无比的欢快与自在;儿童每一次的话语都能流露出活泼、自信且富有“童趣”的诗意;儿童每一次对世界的发问与探究都能得到成人的真心理解、耐心倾听与默默支持:儿童每一次的游戏活动都能拥有尽兴的时间而不会被成人的“好心”所打断。 好的幼儿教育应该让儿童真正像他们自己 “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卢梭,《爱弥儿》)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波兹曼用他那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远见阐述了一个发人深省的论题,即随着电视等媒体的攻击,儿童和成人之间的分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童年逐渐消逝。这是一部令人震惊的警世书,好的幼儿教育绝不能让儿童失去他们自己的幸福生活与童年的安宁,“童年的宁静!天国的宁静!我多少次在爱的关照中静静伫立在你面前,欲思考你……和现在相比,当时我不丰富吗?是的!只要他没有浸染在变色龙般的颜色里,孩子就是一个神性的生灵。他完全是他所是,因此才这样美。”(荷尔德林,《童年的回忆》) 好的幼儿教育应该让儿童真正成为他们自己 好的幼儿教育,不是我们试图强加给他们的那个“希望”,也不是要按我们的方式“塑造”一个我们所期望的“儿童”,而是要让儿童真正成为他们自己。通过美好的幼儿教育,每一名儿童都能发现自己,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并选择他们所认为的那个合理的方向。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2年的那份举世瞩目的报告《学会生存(Ieaming to be)》(笔者注:这份报告事实上应该译为《学会成为她/他自己》)所倡导的,“让儿童真正成为他们自己”,而不是成人所要求、所希望、所认为的那个样子。“请让我生长得像我,并请了解,为什么我希望生长得像我,不是妈妈所认识的我,亦非爸爸所希望的我,或是老师认为应该如此的我,请试着了解和帮助我,让我生长得就像我。”(安特斯,《儿童的权利》) 好的幼儿教育应该充分尊重儿童、倾听儿童 尊重必须是从我们心底发起的,并自然地流露在我们与儿童的每一次互动与交往中。倾听是听从我们热爱的儿童的内心召唤,倾听是一种面对儿童时的优雅修养,倾听是一种对儿童纯净心灵的虔诚态度,倾听更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与智慧,“即使听不进也要假装听!”儿童能从我们的认真倾听之中,深切地感悟到他们是为成人所尊重的,而且是“无条件的尊重”。“每当我看天上的彩虹,心儿就激烈地跳动。我年幼的时候就是这样,现在成人以后还是这样,但愿到年老时仍然这样,儿童乃是成人的父亲,我就希望自然的虔敬,把我的一生贯穿在一起。”(华兹华斯,《彩虹》) 好的幼儿教育应该让儿童拥有充分遐想和诗意的空间 好的幼儿教育绝对不是将各种知识与技能塞满儿童的小小头脑。童年期过多的知识传授与灌输只会遮蔽儿童那充满慧心的双眼。好的幼儿教育要大胆“留白”,要给予儿童拥有充分退想和诗意的空间,要给儿童拥有充分的同伴玩耍与自由游戏的时间。然而遗憾的是,我们看到双休日不少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在各种类型、各种知识与技能培训的早教机构中穿梭忙碌,累的是家长,迷失的是“尊重儿童、守护童年”的精神。每当看到这样的场景时,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泰戈尔的诗句,“孩子静静地坐在那里想着。他想做风,吹过你的萧萧的枝杈;想做你的影子,在水面上,随了日光而俱长;想做一只鸟儿,栖息在你的最高枝上;还想做那两只鸭,在芦苇与阴影中间游来游去。”(泰戈尔,《榕树》) 好的幼儿教育应该让每一名儿童真切地感受到公平的对待 好的幼儿教育应该让每一名儿童都得到教师的公平对待。无论儿童的家境是富有还是贫困,无论儿童的衣着是华贵还是朴素,无论儿童的相貌是漂亮还是平常,无论儿童的能力是突出还是普通,无论儿童的父母是能干还是莽撞……无论怎样,儿童都是我们心中的天使,每一位教师都应在面对儿童时充分展现自己高贵的神性与人性的光辉,正如学者高震东所说的“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马丁·路德·金在他那举世闻名的演讲《我怀有一个梦》中无数次震撼着我们的心灵,“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州的红色山岗上,昔日奴隶的儿子能够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同席而坐,亲如手足……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小女儿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皮肤的颜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作为评判标准的国家里。我今天怀有一个梦……在那里,黑人儿童能够和白人儿童兄弟姐妹般地携手并行。”
最后,好的幼儿教育应该是教师满怀希望与理想,不带逐名逐利的心态投入到幼儿教育之中。没有功利心的教师会真正懂得,好的幼儿教育并不只是教儿童唱几首歌、教儿童算几道加减法的数学题,教儿童写多少个汉字,教儿童跳几段舞蹈。与之相比,这些教师会更加珍惜与儿童共同建构的教育幸福生活,他们更愿意发现儿童的发现,关注儿童的关注,喜悦儿童的喜悦,好奇儿童的好奇,欢乐儿童的欢乐,最终幸福儿童的幸福。让我们一起陶醉在儿童的世界里,幸福在人文的幼儿教育中,自由在儿童的游戏殿堂间,美好在每一位儿童的内心深处!并且,我们将大声呐喊:请不要在幸福的幼儿教育生活中却“幸福在别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