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 孩子谨小慎微,爸爸该怎样引导

[复制链接] 0
回复
1385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9-11 10:28: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孩子谨小慎微,爸爸该怎样引导


    Q我是一个3岁男孩的爸爸。儿子在2岁前更黏妈妈,无论做什么事都离不开妈妈。妈妈心思比较细腻,总是对儿子放不开手,怕他摔了、碰了。儿子2岁半以后,更多地爱跟我玩。我心里挺高兴,可也出现了一些困惑:之前妈妈对儿子的种种不放心似乎束缚了他,导致他和我一起玩时,总是不敢大胆放手去尝试新鲜事物。如果过于谨小慎微,是否不利于男孩的成长?我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儿子改变这种现状,让儿子做到“刚柔并济”呢?
    A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一系列的心理演变,通过社会任务发展出相应的人格。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相应的核心任务,当任务得到恰当解决,人就会发展出积极的品质及健康的心理。3~5岁左右,人的主要任务就是处理主动性和内疚的冲突。这一时期如果幼儿表现出的主动探究行为受到鼓励,幼儿就会形成主动性,这为他将来成为一个有责任感、有创造力的人奠定了基础。如果成人限制幼儿的探索行为和想象力,那么他就会逐渐失去主动的自信心,他们的种种行为受到局限时,就会感觉自己在犯错而产生内疚感,这使他们更倾向于生活在别人为他们安排好的狭窄圈子里,缺乏自己开创幸福生活的主动性。
    因此3岁左右的幼儿所需要的心理营养是肯定和赞许。这时正是他开始挣脱母亲怀抱,准备探索世界的时候。作为父亲,有这样的意识是值得肯定的,应积极鼓励孩子去探索,并用赞扬让他知道:爸爸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当孩子犯错误时,也要让他感到错误是被允许的。这时的幼儿需要一个可以模仿的对象来模仿并借以认识世界。尤其对男孩子来说,父亲是他最好的模仿对象。而母亲也应积极配合,让他把兴趣集中到父亲身上。父亲也应该表现出积极正向的一面,陪孩子玩,并供他模仿。
    爸爸教育孩子比较粗暴
    Q 我是4岁儿子的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我比较注重说服教育,可是因为儿子过于调皮,老公有时会略施体罚,比如罚站等,有时孩子淘得不行就打。孩子比较怕他爸爸,每次他爸一变脸色,就吓得不敢调皮了。可我总感觉体罚对孩子的身心不好。请问就这个问题我应该怎样跟老公沟通?
    A 家庭教育大致可分为“专制式”、“民主式”和“放任式”。专制式的家庭教育是比较简单也容易出成绩的,家长可以很容易成为独裁者,以爱的名义成功强迫孩子。瑞士洛桑大学的研究显示,专制式教育会扼杀儿童创造力,导致他学业失败,只能听从社会给他的选择。
    专制式的教育是一种压迫和对孩子自我的剥夺,这种压迫在暗示孩子:你不该有自己的想法,你不能有自我,你只能听从我的,否则你将面临生命危险。其出路通常有两个:为保留自我而和父母反目成仇,或放弃自我而屈从于权威。前者对父母的怨恨已屡见不鲜,更危险的则是后者,失去自我的人会永远记得原生家庭教会的什么是对的、应该的,却不知道什么是合适的、喜欢的。
    所谓的“调皮”,只是孩子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不该因为打扰了我们的清静就遭到我们的禁止。家庭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尊重孩子的创造力,让他成为有自己想法的人,让他因为可以有并能选择自己热爱的生活而幸福。而民主式教育就是:我允许你跟我不同,我不把我认为对的强行加给你,我在尊重我们人格平等的基础上进行讨论。
    爸爸觉得带孩子是妈妈的事
    Q 我是全职妈妈,女儿2岁半,老公工作忙,经常加班,很少跟家人一起吃饭。所以孩子跟爸爸不是很亲,为此我很担心,只要老公在家,我就有意让他多跟孩子接触,比如给她讲讲故事,带她做游戏。可是老公工作压力大。经常回家就很累。我跟他沟通,告诉他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亲的陪伴,可他不这样认为,他说带孩子就应该由妈妈多承担一些,爸爸的任务就是在外打拼,多挣钱养活家人。请问我应该如何跟老公沟通,转变他的观念呢?
    A 或许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呢?丈夫说“带孩子就应该由妈妈多承担一些”可能只是一种现象,并不是真正的问题。因为所有的爸爸妈妈都有亲近孩子的本能,同时也有保护自己的本能。丈夫对孩子的疏离,正是因为自身工作压力过大、耗时过长而身心疲惫。“经常回家就很累”,他本能地想保护好自己而无暇顾及妻子及孩子,出于爱孩子才想让妈妈多照顾孩子,才利用妈妈该多带孩子的想法,要求妈妈照顾好孩子。
    那么,这时候的妻子就最好不要强加给丈夫更大的工作量,让他有身兼数职应接不暇的感觉。丈夫照顾孩子是对的,但这要先建立在他有能力和精力去做的基础上。健康的家庭关系应该是先照顾好伴侣,再照顾好孩子。
    如果要改变这个现状,就要改变过程,而不是只要求一个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妻子的出发点是希望丈夫多关注一下孩子,这不能强行说服。妻子可以通过也去工作来分担家庭经济压力,也可以给丈夫提供舒心的身体按摩或心理安慰,等等。一旦父亲陪孩子玩时,妻子就多加鼓励,让他体会到跟孩子在一起玩是快乐的。丈夫压力小了、轻松了,自然就会分担精力到孩子身上。
    爸爸如何在女儿面前树立权威
    Q 5岁女儿很乖巧,我对她总是怜爱有加,相比之下她妈妈要严厉一些,平时家中的教育也多是妈妈负责。每次妈妈批评女儿时,我虽然能够遵守不干涉的原则,但心里却很不忍;当我单独带女儿时,只要看见她眼泪汪汪的样子,我就心软。但是,随着年龄一点点增长,我发现孩子更听妈妈的话,对我的话似乎不在乎。我真担心以后她长大了更不理睬我的教育。恳请专家指点,我该怎样把握自己的角色。
    A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和谐的夫妻关系,包括和谐的夫妻教育意见。整合孩子内在的父母印象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家庭教育中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这种不协调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分裂感,具有多重标准或者对某个家长畏惧,而对另外一个无视。双方教育互不干涉则会增大孩子的分裂感,因为他正接受着两套体系。这时你们需要协商出一致的意见达成共识,然后再对孩子进行教育。
    其次,权威不同于严厉。权威是正确方向的代表,一定的权威是必要的。但是严厉下的“听话”却未必是好事。爸爸需要通过智慧、勇敢、能力来征服孩子,包括帮孩子处理问题、带孩子玩新游戏等,成为孩子的标准和模范,给孩子树立无所不能的权威。爸爸也需要积极与妈妈沟通,妈妈需要在孩子面前多赞美爸爸,帮助爸爸树立在孩子心中的权威。
    孩子在爸爸影响下,爱玩游戏
    Q 我儿子马上5岁了。我老公在家爱玩游戏,以前主要是玩电脑游戏,现在又经常ipad、手机不离手,儿子小小年纪哪里抵抗得住这些诱惑。老公觉得,孩子可以适当玩一些游戏,要是一点都不知道,以后会跟小伙伴缺少共同语言,人家会笑话儿子连游戏都不玩,哪像个男子汉?可是现在孩子玩起来就不可收拾了。为此我批评过,甚至打过,也跟他讲过道理,但都不太管用,不给看就哭,或是跑到一边生气。现在一玩ipad游戏,就跟丢了魂似的,而且不爱出门,就想待在家里玩游戏,现在越来越胖。请问应该怎样教育?
    A 爸爸妈妈自己在看电视,却跟孩子说“不许看电视,赶紧写作业”,在这种环境下,孩子是很难做到不看电视而写作业的。
    孟母曾经为教子三迁,说的就是环境影响人。爱玩游戏的父亲必然会带出爱玩游戏的儿子。单纯的说教也矫正不了玩游戏的行为,要求强行改变一个习惯性行为无疑是困难的。用另外一个习惯替代是个很好的方法,但是替代也需要讲究方法,而最好的方法就是环境影响。
    爸爸妈妈需要共同给孩子树立榜样和制造环境,比如开始读书看报、出门去公园游玩等,放下手机,孩子的注意力就会慢慢从手机转变到学习和出门游玩上。这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爸爸妈妈需要同时对孩子的行为转变进行及时鼓励和肯定,用温润细腻的爱去感染他,用耐心而不是苛求去影响他,转变就是个自然的过程。
    当然这其中尤其需要爸爸的付出,自由的相对牺牲也是必须的。当个人游戏欲与孩子的发展相冲突时,有所放弃也在所难免。至少需要注意在孩子面前拿走刺激源,尽量不要接触手机等电子游戏。
    爸爸不能有效地跟孩子互动
    Q 我儿子6岁。有一个问题一直让我很困惑:儿子在跟我玩的时候会很开心,我们之间的游戏会开展得很顺利,也不会起太多的冲突。可儿子一跟爸爸玩,没多久就会哭起来,还闹着说:“跟爸爸不好玩!”我觉得是不是爸爸不像妈妈那样懂得孩子的心理,懂得怎样跟孩子玩。在这方面,应该如何改进呢?会不会是父母双方都有问题呢?
    A 一般来讲,6岁的男孩子应该是更喜欢和爸爸玩,因为他们都喜欢勇敢和探索新奇。当孩子不愿意和爸爸玩的时候,通常是爸爸不配合,并没有和孩子产生连接,没有走进他的世界。
    儿童的思维方式和成年人并不一样。儿童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4~7岁儿童的思维处在直觉思维阶段,思维和动作行为紧密联系,一旦动作停止或转移,思维活动也随之停止或转移。也就是说这个阶段儿童的思维是和游戏动作紧密联系的。这时的成年人陪儿童游戏时,需要跟他一起参与,同他一起用动作来思考,同时对他的游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你们是在共同参与一件伟大的工程,而不是以成人的身份“陪”他玩。如果成人以成人的思维,仅仅是陪伴,儿童就会感觉到他的置身事外,而认为他“不好玩”。
    教育孩子永远是父母共同的事情。妈妈不仅要鼓励孩子多跟爸爸玩,更要教导爸爸怎么跟孩子玩。爸爸也要虚心学习怎么跟孩子玩,跟妈妈学,也跟孩子学。当爸爸跟孩子一起玩的时候,爸爸就会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传给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手机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