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 资源共享:巧用“自食其果”的自然惩罚法

[复制链接] 0
回复
1218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9-29 11:08: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资源共享:巧用“自食其果”的自然惩罚法


    自然惩罚法,是从卢梭自然主义教育理论中延伸出来的一种教育方法。其基本含义是: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不要急于进行严厉批评和训斥,而是让孩子自己承受行为过失或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到不愉快甚至是痛苦的心理惩罚,从而引起孩子的自我悔恨,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卢梭在《爱弥儿》中提到,小孩打碎了窗户玻璃后,家长不要急于把窗户修好,而是要让他冻上几天,使他在受冻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下次则会多加小心。
    家庭教育中能够用到自然惩罚法的情境很多,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情境,这些都是家长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情况,希望这些经验让大家有所启发。
    情景一:拒绝吃饭时
    哄孩子吃饭是令很多家长特别头疼的一个问题,而运用自然惩罚法就是一条操作简单、见效快的对策。孩子在三、四岁的时候,玩心越来越重,对于吃饭这个“任务”,常常敷衍了事。吃饭的过程简直就是大人跟孩子“斗智斗勇”的过程。不少家庭吃饭的时候常常出现这种情景:大人在后面追,小孩在前面跑,俨然吃饭成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大人心力交瘁,小孩也痛苦不堪。其实如果将自然惩罚法运用得当,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折,就可以让孩子乖乖吃饭。
    具体应该如何操作呢?首先要跟孩子“约法三章”:如果这一顿不按时吃的话,就要等下一个饭点了;其次,在两餐之间,不允许吃任何零食,即使再饿,也要忍着。告诉他这些话的时候,要严肃认真,给他充分选择的权利,并不是威胁和恐吓。如果他能够预见此刻不吃饭的后果,可能马上就会乖乖吃饭;如果他还是选择不吃,这个时候自然惩罚法就要派上用场了。家长要做的,不是担心孩子因为一顿饭不吃就饿坏了身体,而是要把家里所有食物都藏起来,让孩子接触不到或者吃不着。孩子的精力消耗较快,他感觉到饿时可能会自己翻找能吃的东西;还可能求助于大人,让他补充点能量;一些爱哭的孩子,甚至可能以哭为武器抗议。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能心软,必须坚持到下一个饭点再给孩子吃食。一定要让他尝到饥饿的滋味,更重要的是让他意识到准时吃饭的重要性。这样,孩子吃下一餐的时候,应该会吃得异常香甜,而且也特别珍惜他经过“漫长等待”而获得的粮食。这种自然惩罚的方法虽然会让孩子饿一两顿,但也正是饥饿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提醒自己以后尽量少犯这种错误。
    情境二:乱扔玩具时
    很多小朋友,特别是男孩子,都有乱扔玩具的坏习惯。有时候他们想要玩某个玩具,就翻箱倒柜地到处找,把家里翻个底朝天;有时候家里来了小伙伴,由于好表现的个性,他们也要把家里的玩具一一拿出来“显摆显摆”。这样一来,他们的玩具常常散落在家里的各个角落,最后不得不由大人帮他们收拾。如果不及时纠正这一坏习惯,可能会导致两个不良后果:一是孩子整理归纳的能力会比较差;二是他会过分依赖大人,缺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责任意识。
    孩子乱扔玩具,家长们或者大声呵斥,迫使他们收好,或者苦口婆心,好语相劝。这两种做法可能也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难以让孩子养成稳定的整理习惯。而且家长每次都要强调一遍说过的话,时间越长劝导效果越差。而自然惩罚法最大的魅力,就是能够让孩子从他自身行为导致的后果中意识到自身的错误。因此,家长不妨换这样一种教育思路:孩子的玩具,就由他自己管理,损坏或者丢失,后果都让他来承担。不要过多地给孩子买玩具,要控制好一个度。比如控制他每个月的“玩具消费”,然后再告诉孩子:在未来的一个月里,你就只能玩现有的玩具了。损坏或者丢失了玩具都是你自己的错,所以每次玩过玩具后,都要及时整理好,这样可以保证玩具能玩得更长久。接下来,家长只要做到言出必行即可。当孩子因为疏于整理或者粗心大意,把玩具弄坏或者弄丢时,善意提醒一下你们之前的约定吧,但千万别因他的任性哭闹或者软磨硬泡而妥协。慢慢地,孩子不仅会异常爱惜玩具,也会渐渐懂得。玩具及时归位了,使用寿命也延长了。最重要的,是使孩子更有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孩子从丢玩具的教训中学会了珍惜、爱护、整理玩具。这种自然惩罚法比一次次的训斥和警告效果会好很多一训斥只会让他产生逆反心理,即使迫于家长的权威收拾起来,也并非出于自己的意愿,不利于真正培养良好的习惯。
    情境三:不愿分享时
    我们也可以尝试用自然惩罚法让孩子学会一些人际交往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孩子是“小气鬼”,不愿意与其他孩子分享玩具,不爱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甚至不和其他小朋友交谈,这往往让家长感到十分难堪。这个时候如果一味地指责,或者强迫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分享,可能不会取得特别好的效果。因为这是孩子的自我意识特别强烈的时期,有了“我”和“你”的概念,他非常在意“什么是我的”、“什么是你的”,并以此来保护自己的权利。尽管他们所谓的权利只是一个玩具,一种食物或一个拥抱的归属。
    其实换一种处理思路,问题可能迎刃而解。家长可以邀请很多小朋友来家里玩,一般孩子们都会带上自己的玩具,其中肯定有能够吸引自己孩子的。这个时候他可能会不好意思开口索要而求助于家长,你可以鼓励他将自己的玩具拿出来跟小朋友交换,如果他不愿意,先“晾”着他,不提供任何帮助。这个时候就是孩子内心特别矛盾和煎熬的时候了,他可能会做出以下几种决定:维持原状,拒绝分享;通过“武力”把玩具抢过来;沟通无果,被别人拒绝。
    让一个本来就很“小气”的孩子主动拿出自己的玩具跟别人分享,这并非易事,所以他可能有一个遭遇冲突并反思改进的过程。家长一定要让他自己去跟小伙伴沟通,不管发生什么冲突,他都要去接受自己不愿分享带来的自然后果。等他特别无助和困惑时,再适时启发:要学会分享哦,否则下次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也不会给你玩。表现的“小气”,朋友都越来越少了呢。这种方法很有教育意义,没有训斥,没有大道理的说教,顺其自然地让他承受因自身的“小气”行为带来的同伴疏离后果,并适当引导,就可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虽然自然惩罚在很多时候是一种很有效的教育方法,但它并非万能,在运用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家长应该端正好自己的教育态度,不能对孩子过分骄纵,在原则问题上决不姑息纵容,要言出必行。就拿吃饭来说,如果他不吃饭,一定不要因为担心他饿着就给他零食吃。饿过两次之后他就知道不吃饭的后果是自己而非他人吃亏。
    其次,使用自然惩罚也要注意时间和场合。如果实施自然惩罚的后果会危及人身安全或者埋下巨大隐患,那就坚决不能任其自然发展。假设孩子在床上玩火,为了让他知道玩火的后果而不严加制止,这就可能会酿成悲剧了。
    第三,在实施自然惩罚的过程中还应适当引导。尽管是由孩子来承受自然惩罚带来的后果,有时候也需要一些成人的引导使他明白如何避免类似的错误,豁然开朗的那一刻也许就是成人引导他思考的结果。
    总而言之,自然惩罚法是家庭教育中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在家庭教育中科学合理地使用自然惩罚法,可以促进儿童自由地发展、健康地成长,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其责任感,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格健全的新一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手机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