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社区
家园
群组
手机版
开启辅助访问
请登录
立即注册
搜索
快捷导航
01
学习成长
02
幼教新闻
03
育儿分享
04
宝贝摄影
05
育儿食谱
06
谈天说地
07
专业成长
08
园长之窗
09
家园共育
10
卫生保健
11
求职招聘
12
商家信息
请
登录
后使用快捷导航
没有帐号?
立即注册
当前位置:
»
社区
›
教育教学
›
家园共育
›
帖子
“妈妈,我想跟你一起睡”
画图画书,就像拍电影
资源共享:一起去植树
妈妈种菜宝宝吃
要不要二宝,我们在纠结什么?
用温暖接纳“回归”的孩子
家长该如何为营造英
送的闹心收的也为难
夏季告家长书
发挥幼儿自主性,过
返回列表
[教育理念]
教育孩子八大“戒律”
[复制链接]
0
回复
15762
查看
使用手机扫一扫 手机看帖
已有
0
人穿越成功
教程:手机怎么扫描二维码
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
当前离线
积分
504
楼主
电梯直达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8-27 15:05:31
|
只看该作者
|
正序浏览
|
阅读模式
教育孩子八大“戒律”
戒律一:不能想起了才教育
教育孩子一定要持之以恒,教育孩子一定不能忽视细节。你看你就是带着孩子走路的人,需要给孩子示范应该怎么走,比如不能三个人并排走,两个人走时应该大人或男士靠外边。我的一位朋友到英国时看见一位奶奶带着小孙子上公交车,小男孩先踏了上去,结果被奶奶叫了下来,奶奶要自己先走,还对小男孩说了句:“女士优先!”绅士教育大概就是这样的从小教起吧。
美国著名的小学教师保罗•克拉克写过一本《优秀是培养出来》的书,克拉克老师就特别重视对孩子的细节教育,比如吃饭时不能含着食物说话,推门时如果后面还有人,就要为他把门,比如要用善意的眼睛看人等等,总共有55条,都是孩子成长中的细节,其实这些细节也都是人生的“大端”,因为细节背后就是大端。如果你没有意识到自己始终应该记取的责任,你没有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你可能就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后面的教育就难了。
戒律二:不能生气了就教育
在教育中,更重要的不是宣泄而是克制。当孩子让我们生气时,一定要忍一忍,先不急着发火,因为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首先冒出来的“第一念头”往往是有问题的。有时候孩子犯的错误可能也不算什么事,只不过不合我们的意,或者时间不对正好撞在枪口上了,就像我们的一位朋友说的那样,下班回家筋疲力尽,还要做饭,却看到孩子不但不在做作业,还把玩具扔了一地,马上火就上来了。正准备把孩子“扁”一下,就把客厅的窗帘拉开,没想到一拉开,看到外面秋天的景色,天气非常灿烂,非常美好,转念一想,天气这么好,我干嘛要生气呢?人生这么好,我干嘛要这么生气呢?这么一想,气就消了一半了,再拉着孩子的手,告诉他应该要怎样怎样,结果孩子去收拾玩具,她就去做饭了。
对父母而言,所谓的克制,避免“第一念头”,说的也就是教育孩子还需要我们有更好的平衡力。对待孩子,也许还应该把我们耳熟能详的两个成语改一改:理直气壮、义正辞严,更多的时间都应该改为“理直气和,义正词婉”。管教从严,讲的也是原则从严,心思从严,态度则要尽可能的诚恳、温和、耐心。
戒律三:不能当众教育孩子
即使孩子做了最糟糕的事情,你要教育他也应该把孩子带回家,当众责骂、殴打,往往后果非常严重。在一所初中,就发生过因为父亲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打了孩子一巴掌,孩子马上跑到楼顶跳楼自杀的事件,这是多么令人心痛的悲剧,而在生活中这样的悲剧实在不少。教育最重要的是要尊重人的人格尊严,要保护孩子的心灵,做不到这一点,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可言。
我们要意识到无论对孩子的表扬与批评都是一种情感互动,父母太强势,往往导致孩子没出息,父母太粗暴,孩子往往性情同样狂躁。就是在学校,也应该特别注意避免当众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教育,你表扬一个人,可以当众进行,甚至可以隆重地进行。但是你要批评一个人,也要谨慎,不妨用私下的、悄悄地、温和一些的方式。有智慧的教师不需对学生严辞斥责,有智慧的父母,时刻能够意识到教育孩子不能追求立竿见影的效果。
戒律四:不能把和孩子交谈,都变成对孩子的教育
你和孩子交流越少,你就越不懂得和孩子怎么交流,你越不懂得和孩子怎么交流,你肯定就越不理解孩子,那么,平时如果有机会和孩子交谈,你会和他说什么呢?
一位读初中的孩子告诉我,爸爸妈妈平时在家里最常和我说的就是,饭吃快点,吃完赶快做作业,做完作业赶快睡觉。作为父母,你知道孩子内心的压力与苦楚吗?你能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吗?孩子读小学三年级之前还好些,10岁之后,几乎就不知道怎么交流了。一旦有了什么苦恼,有35%左右的孩子都是找同学和朋友倾诉,找父母和老师倾诉的不到10%,父母的形象逐渐从他们情感世界中淡出甚至缺席。而在这种情况下,父母和孩子的交谈更容易变成了说教、批评与斥责,而到孩子13岁以后,孩子甚至连批评的机会也不给你了。
戒律五:尽量避免消极教育
我们文化中缺乏对人真挚的赞扬和鼓励,缺乏从一件小事中体会快乐的传统,缺乏“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人生才有意义”的认识。我们习惯“做大事”,取得“大成就”,与之相对应的,就是喜欢批评、否定和消极暗示。一件事情你还没尝试,有人就会提醒你肯定做不好,一件事情稍有点难度,马上想到的就是退缩,一件事情只要不合父母的心意,很可能就会遭到挖苦与讽刺。这些情况,在家庭文化中都很严重,作为父母,改变自己就要从克制批评的欲望开始,从改变“正话反说”的习惯开始,从改变自己的“不相信、不鼓励、不期待”的习惯开始。不是对孩子的不足、缺点、短处视而不见,而是在孩子有勇气去尝试、去改变时,助他一臂之力。
戒律六:尽量避免在孩子吃饭和睡觉时进行教育
就餐时间应该是家庭的一个温馨时刻,应该是我们能够健康、美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一个感恩的时刻。吃饭就是一种享受,吃饭就是一种交流,美好的交流,美好的聚会。成年人要增加美好的聚会,减少无聊的应酬。而美好的聚会,首先应该在家庭里面。所以不要让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战战兢兢,最后对食物都丧失了好感。我也看到有一些孩子,吃饭非常快,为什么很快呢?就为了使你来不及批评他。他吃这么快,对胃也不好,对食物的吸收也不好,更谈不上有什么餐桌的礼仪。
而在孩子要睡觉的时候进行教育,这样的教育不但无效,而且会影响孩子的睡眠。孩子进入梦乡的时候,满脑袋都是这些批评的信息,他会做噩梦的。我还有一个观点,实际上一个人睡好了,第二天,看世界的方式都不一样,第二天开窗户,哇,就会感觉到这个世界非常美好。如果老是噩梦连连,三天没睡好,就满眼都是仇人了。所以让孩子睡好了,让孩子吃好了,即使他犯了错,你也要找到一个更为恰当更为合适的时机,再进行教育。这其实就是对孩子做善事。
戒律七:别用别人的孩子简单对比自己的孩子
每个孩子都有巨大的差异,每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我们所不知道的秘密,每个孩子都有成为“这个样子”的理由。教育孩子,你最好就针对他的“这个样子”。莫扎特五岁就拉一手好提琴,七岁就会谱曲,那是莫扎特。李白,我们也知道他有铁杵磨成针的故事,但是他成为大诗人还是天分最重要。对一个孩子而言,简单的对比解决不了问题,不妨就耐心地和他说话,耐心地为他作分析,这样孩子既不会自卑,也可以减少很多对他人的妒忌和敌意。
戒律八:教育孩子不要“数罪并罚”
“数罪并罚”首先说明你平时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太少,关心得太少,没有尽到做父母最起码的责任。其次,也说明你比较“记仇”,喜欢翻旧账。有时不是你的话没有道理,而是你的方式不对。方式不对,教育一定没有效果。为人父母,所有的权力都意味着责任,这样的责任逼着我们要改变。
上面说的“八条”,其实就是八个人文常识,你要培养正常人,你就要用正常的方法,你尽到责任了,你就不会后悔,至于孩子最后会成为“谁”,那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收藏
0
转播
分享
淘帖
0
赞
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使用
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快速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写好了,发布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回帖并转播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忍不住对孩子们大喊
终结孩子大声喊叫、
试管婴儿可医保支付
经常批评孩子,对孩
忍不住对孩子们大喊大叫?四个动作教你停止
终结孩子大声喊叫、撒泼打滚的方法不是生气
试管婴儿可医保支付了!上海将12项辅助生殖
经常批评孩子,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孩子总是“任性”发脾气该怎么办?
给4岁以下的宝宝买鞋,这5个细节一定不能忽
别让“有大义无小节”成为“爱国基本盘”!
齐市第34中门前的“花海”!
妈妈必看:如何教会孩子独自洗澡!
20条育儿常识分享,新手爸妈快快收藏保存起
孩子总是“任性”发
给4岁以下的宝宝买
别让“有大义无小节
齐市第34中门前的“
父母总缺席,再贵的学区房,也很难让孩子优
宝宝被鱼刺卡喉该怎么办?
不抱小毯子就不睡?宝宝太恋物,需要帮TA“
开空调时孩子能光脚吗?有哪些注意事项?
快被娃的“十万个为什么”整崩溃了!家长该
吼完孩子后,家长应该如何进行补救?
“咚!”宝宝又摔到头了!怎么判断有没有事
明明每天都有刷牙,孩子怎么还长蛀牙?
是非为首(一篇会被坏人骂的文章)
孩子口腔溃疡、小便黄、流鼻血是上火了?真
♦
精彩推荐
是非为首(一篇会被坏
日本有个公园相当“危
[父亲节感想]“不作恶
他们花10年跟拍5个孩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返回列表
找客服
手机访问
打开手机扫一扫
Copyright © 2013-2023
中国幼儿园网
(https://www.chinayey.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Powered by
Discuz!
X3.4 技术支持:
宝宝网
赣公网安备36010302000846号
赣ICP备12006866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