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自由与纪律

[复制链接] 0
回复
990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4-10 10:1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育理念:自由与纪律



       ★听话不等于守纪律

      我们平常意义上的守纪律,就是听老师的话,很安静地坐在那儿。但蒙台梭利方法中的纪律截然不同。“纪律必须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蒙台梭利说,人必须是自己的主人,当你是自己的主人时,当你自动遵循某种生活准则时,那你就有自我控制能力了,人的这种自我控制能力我称之为纪律。

      事实上,儿童是非常愿意遵守规则的,他们常常在游戏和同其他小朋友的交往中,自动约定一些规则并很好地遵守它,例如游戏规则、卫生规则、交通规则等。但这些规则应当是和儿童的发展和谐的,是儿童在生活中、在同小朋友的游戏中自己建立的,是和儿童的内在需求没有冲突的。这样的规则必须量少、严谨和科学,并且可由儿童自己去创造。这样的规则,儿童遵守才有乐趣,而破坏这种规则,儿童就十分痛苦,因为它已成为儿童生命的一部分。

      ★从其他园转来的孩子

      我们学校有很多从其他幼儿园转来的大孩子,以前他们可能很听老师和父母的话,每天的工作和玩耍都是由大人来安排。大人让你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来我们蒙台梭利幼儿院后,突然把自由给他,他就不知道做什么了。他经常无所事事,就等着老9币给他分配学习任务。如果老师不给他分配,这一天他什么都不干。这在蒙台梭利看来是不可想象的,这不是一个孩子,这更像一个老人。无形中的一种禁忌使你不敢去思想,不敢去超越这个范围以外的事情。

      蒙台梭利说,我们必须严格避免抑制孩子们的自发活动,显然这是指在行为上给孩子自由。孩子们有了自由就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因为感兴趣,孩子就会反复做那件事;在这样反复练习中,就会产生专注,也会产生有序;因为长久的专注,儿童会逐渐感知和把握事物的规律并顺应这种规律,最早的纪律便形成了。

      我们发现,那些被管制过的孩子,在自由中经过几个月的发泄,开始学会倾听自己心灵的呼唤而有了自发的行动后,纪律的曙光就开始出现了。直到今天,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因为获得自由而产生这一效果。他们在遇到问题时总是先判断,如果认为对的,总是十分顺从。许多美妙的事情发生在这所幼儿院里。提升人的生命状态成为我们努力的一个方向。

      ★获得自由的孩子

      自由在蒙台梭利教学过程中是怎样实施的?儿童在进入幼儿院时,开始必然会出现一些混乱,这种所谓的混乱,是一种完全的无秩序,乱闹、乱打,那些曾受到压抑和控制的孩子更会表现出过激行为。在蒙台梭利幼儿院只有3种情况被禁止:一种是干扰别人;另一种就是粗野、不礼貌的行为,这种粗野指的是破坏、打人、骂人和一些不文明的动作比如掏鼻子;另外就是拿别人的东西。这3种行为是被严格禁止的,这个禁止不是靠惩罚,而是靠提醒孩子。比如说在教室里,一个孩子无端打扰另外一个专心工作的孩子,这时老师必须对这个孩子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说:“来,我们去做另外一件事。”反复几次,孩子逐渐经验到——这样做老师总是将我抱开,不可以打扰别人的概念就形成了。

      大多数孩子获得自由后,他会在幼儿院里到处游荡。在这个过程中,他会逐渐展现他对生活的某种兴趣,一旦表现出这种兴趣,他就会专注,就会反复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会发现疑难问题,他会自己去解决。蒙氏教具都有自我校正的功能,为他自己解决问题提供帮助。然后他会有一种成功感,当他成功以后,他就能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个时候,纪律就在工作过程中产生了。

      专注是思维活动,专注产生智慧。智慧需要有自由的时间和空间的保证,更需要行动的自由。人的行动越多运用智慧,人就越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一个人在工作中,他内在的智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当你给他提供智力发展的所有条件,他就会特别出息:睿智,平静,守纪律。

      ★不要害怕把自由给孩子

      为什么要给儿童提供这样的条件呢.因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渴求这种东西。儿童跟成人不一样,我们把自由给成人,成人就睡大觉,什么也不干了,或者他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就放纵自己,懒散多舒服呀。当然这是被扭曲的成人。但儿童生下来以后(他还没有被扭曲),有一种自然法则,这种自然法则就是不断地、不停止地发展生命,儿童没有一秒钟会放弃这种发展,所以活动中的儿童是最正常的儿童。我们不能用一个从小就被迫在强制中长大,长到成人也不曾做过自己愿意做的事情的成人的观点来看待一个正常的儿童。

      ★丹丹的变化

      丹丹的例子最典型。她刚来时1岁9个月,她妈妈工作三班倒,所以这个孩子在家里没有正常秩序。她刚进蒙台梭利幼儿院时,到了11点,大家都要吃饭,她就到门口哭,要出去。头几天老师天天领她到外面转,转回来以后,她就安心了。后来她妈妈说,因为她的工作要倒班,正好在这个点闲了,就领她出去玩。有1个月的时间,老师总是骑着自行车带着丹丹在街上游荡。1个月后,她不再有这个要求,而是在幼儿院里里外外游荡,老师跟在她后面。3个月后,孩子开始进教室,秩序在自由中向我们走来。

      她妈妈比较喜欢这个教育,跟我们配合很好。这个孩子到了两岁多,完全成了一个典型的蒙氏孩子,特别乐观,我们都说她“自得其乐”,经常一个人在那儿唱歌,每天笑盈盈的,能力很强,干什么都能自立,保温瓶里的水很烫,你根本就不用担心她会烫着自己。她的智力状态也很好,进教室能工作很久,而且非常专心。她现在说话还不太清楚,若有人打扰

她。她就说“请你不要打扰我”。她每天都积极地从事智力活动,对“自我征服”感到骄傲。

      “蒙台梭利栅栏”(一种体育用具)高1.8米,丹丹上的时候老师想帮她,她说“请你离开,请你离开”,自己上去了。上去以后学着大孩子往下跳。那个高度在很多家长看来是非常危险的,她从来不怕,她很自如地上去,然后很自如地跳下来,还要学着来个前滚翻。这一套动作应该说是难度比较高。还有高荡秋千,高荡转车,她都不在话下。有一次她在荡起的秋千上站起坐下,站起坐下,参观的人惊讶地问“她多大了”,我说她两岁多。参观的人非常吃惊。这是一个充满勇气的孩子,她的变化来自于自由。

      在蒙氏教育中,智力的发展不是放在首位的,人格的发展才是第一位。人格发展正常了,智力发展也就正常了。而纪律不过是一种儿童乐意遵守的规则而已。这,都必须依靠自由。

      ★“偷”吃东西的故事

      我们学校有个小孩子,他特别喜欢偷吃东西,“偷”吃谁的东西呢,其他小孩子带来的东西。老师放在柜子上,他总是拿,老师不知道该怎么办,问我:“孙老师,这个孩子总是拿别人的东西,怎么办,会不会养成不好的习惯?”我说:“不会。儿童偷吃东西,在成人看他是偷,但在儿童看他不是偷,他就是觉得那个上面有好吃的,为什么不给我吃呢?”我问老师这个孩子吃了那东西影响别的孩子吗,她说不影响。我说好,我们用一个办法试一下。老师说,这个孩子每次站着凳子拿东西时,只要被老师看见就很尴尬,有时会撒谎说他给谁谁谁拿。我说:“这些都不重要,他这个时候,吃最重要,他觉得这个食物太诱人了,他什么都忘了,他就去拿这个。”我告诉老师,下一次他再拿东西时,你就说:“老师来帮你拿。”每一次都这样,都给他拿。我们的老师非常配合,孩子每次拿的时候,老师就说:“你是不是拿不着,老师来帮你。”每一次都这样,持续了3个月。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与自己的观念作斗争,因为她有极大的恐惧感,担心孩子会变坏。3个月后,这个孩子再也不去拿别人的东西了,他知道怎样控制自己的行为。

      这个结果就是自由和尊重的结果,只靠惩罚和所谓的教育,只能使孩子暂时控制自己的行为,他惧怕你的威力。但是靠这种尊重,靠老师对待他始终不变的尊重态度,时间长了,尊严和自尊占到了首位。在儿童那里,自由是快乐的自由,纪律是快乐的纪律。

      本文摘自孙瑞雪著,中国妇女出版社出版《爱和自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手机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