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分享] 经常批评孩子,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复制链接] 0
回复
633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24-2-4 19:48: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你总是不分青红皂白批评你的孩子,你的孩子不会因此不爱你,但他们会停止爱自己。

剑桥大学心理课《赞扬与责备》里就提到:责备引发的羞耻和内疚,有积极正面的存在价值;但责备也具备摧毁性,它激发的是被排斥和被驱逐的恐惧。

因此不当地批评指责会导致孩子自卑胆小、暴躁叛逆,甚至看轻自己、看轻人生。这样的案例相信大家在新闻上看到过很多,甚至身边都有鲜活的案例。

大家还记得这个新闻吗?上海卢浦大桥上,一辆白色轿车突然停在车流之中,一男孩突然跑下车后迅速跳桥,紧跟着的母亲因没能抓住他坐地痛哭。男孩的母亲称,儿子告诉她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了矛盾,她就在车里对儿子进行批评。母亲自责道,要早知道儿子会这么做的话,她就不会批评儿子了。




仔细看视频可以发现,男孩是抹着眼泪跑向桥边的,纵身一跃的瞬间,没有半点迟疑,他一定对自己的母亲失望至极吧,最起码跳跃的那一刻是的。

解决孩子的问题,是为了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不经思考地指责孩子、羞辱孩子。在纠正孩子错误时,我们一定要建立在对孩子的充分了解之上,充分尊重之上,充分善意之上。

别说是孩子,我们大人也有经常做错事的时候,批评也要讲究方法。

说说我常用的两种方法,也是从育儿书上学到的,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至少可以做到不伤害和孩子之间的感情,并让孩子从错误中找到解决方法。

一、“感化”

心理学上常常将“感化→信息→感化”作为说服他人的一种有效方法。换句话说,就是不可以将自己的观点简单粗暴地扔给孩子,而要在观点前后用“感化”这种“糖衣”包裹之后再递出去。

懂得正确批评的父母通常先表扬孩子做得对的地方,认可孩子所做的努力,也就是前面所说的“感化”;接着心平气和地指出孩子的错误,最后收尾时告诉孩子:“如果你再注意一点,就能做得更好了”之类的话给予鼓励。

比如,父母在手忙脚乱做饭时,孩子在一旁捣乱,将餐盘打碎,这个时候不要劈头盖脸地责骂孩子,因为这样并不能实际解决问题,还会导致孩子反感和叛逆。

可以先安抚孩子:“妈妈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想帮一点忙,对不对?”

然后指出孩子的错误:“但是你不应该在备菜区这里,这里盘子太多了。”

然后给孩子一点鼓励:“如果你真的想帮忙,可以到水池那里帮忙把土豆洗干净,注意水龙头的水开小一点,以免将水溅到地上。”



这样,孩子即使在接受批评,也能感觉到父母满满的爱和帮助,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或羞辱。同时,孩子也知道了下次碰到同样的情况,他应该怎么做才比较好。

比起劈头盖脸把孩子骂一顿、吓唬一顿,以上的方式对父母来说确实很麻烦,但是相信我,只要多尝试几次,慢慢地孩子就让人省心了。

二、合作型管教

就是和孩子一起思考怎么解决问题,父母更像是辅导员,而不是独裁者。这是我最喜欢的方法,因为是家长和孩子一起找寻问题的解决方案。

1、用“我”信息来定义问题。比如:“我希望你的房间保持整洁”,而不是“你怎么把房间弄得这么乱”。

2、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感受。孩子可能需要帮助。比如“是邻居小朋友把你的玩具弄得一团糟,你觉得妈妈让你整理房间不公平,对不对?”

3、确认那些感受。“别人搞乱的房间,妈妈却要你收拾,这确实很不公平!”

4、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思考解决方案。“房间保持整洁会让人心情好,我们一起想想怎么才能最快最好地收拾好房间?”在想解决方案时,可以让孩子主导。



假如你只是不分青红皂白地责备孩子:“你怎么把房间弄这么乱!赶紧给我收拾好!不然我就把你的玩具全扔出去!”那只是在羞辱及威胁孩子,也会增加孩子的怨恨和恐惧,并不能解决出现的问题。

我们在批评指责孩子不听话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背后的一些原因。如果我们能蹲下身问问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你是怎么想的”,并能够耐心地听孩子解释,很多亲子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练习,可能你觉得这样做有点违心,有点麻烦,但孩子看到你尊重他的情绪、顾及他的感受,也会因此学着这样对待他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手机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