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分享] 把家长累出心脏病的家庭作业,是多了还是少了

[复制链接] 0
回复
1786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7-10-22 10:19: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要点 | 速读

1、家长们的吐槽并不会改变现实。社会竞争激烈、教育资源不平衡大背景下,“快乐教育”并不现实。减负指挥棒面对的阻力不会改变。
2、教育是艰难的,但有痛苦也会有快乐。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教育不能不立足实际,立足于忧患,想坐享其成或者弯道超车是不现实的。

这两天网上红了一条跟帖,一个家长在一篇谈家庭辅导的文章下留言,“陪儿子写作业到五年级,然后心梗住院了,做了两个支架,想来想去命重要,作业什么的就随其自然吧。”像段子,却又显得真实酸楚。小学生作业的多和辅导之难话题,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

关于家庭作业,家长、老师与教育部门的态度是什么

这则网红留言引发了一轮花样吐槽大会。




奇葩作业不提,有家长这样抱怨小学三年级日常作业:每天中文20分钟阅读,家长自己选读,拍照发到群里,等等;英语朗读,发录音到群上,等等;每天做10或15道数学题,家长自己出题,等等。各种作业写完就到晚上10点半了。学生阅读速度有差别,20分钟能读到什么根本无法保证。出题交给家长,家长就一定会吗?

现在网络工具发达,老师布置完作业在微信群里稳坐钓鱼台,家长辅导完后还要拍照录音录像上交作业。另外,现在很多时候作业还需要在电脑上打印出来才可以完成,家里如果没有打印机,学校作业都无法按时完成,家长还得到处找设备。如此折腾,家长能不累出一口老血?

今年9月份天津网民“孙女士”的留言很有代表性:“模范学校留作业太多,孩子写到很晚。一直就说给学生减负,可是现在减负是给老师减的,作业要求家长检查签字,不能有错。家长们每天也有很多事,老师和学校要负起责任。”

老师什么观点呢?有老师在网上这样评论:“因为现在的孩子有了手机有了网络,更加不自觉,如果家长不监督很有可能老师布置的作业都不做。再加上不能体罚学生,学生作业没做好,作为老师,光靠唠叨和啰嗦学生根本听不进去。大多数学生学习上面没有目标没有学习动力,只是老师家长推一步往前走一步。”

“老师在学校只能很有限的教授学生知识,强化好的学习习惯。归根究底,很多学生的问题来源于家庭。如果家校不合作,甚至家长和老师的观念冲突,只会给学生带来各种负面影响。”

有的老师还会这样看:“同样的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为什么成绩差异那么大?主要就差在家庭教育上了!”

这些言论可能代表了部分老师的想法,却并不能代表教育部门和学校的看法。

天津静海区人民政府是这样回复的:据区教育局回复,教育局非常重视义务教育学校减负工作,要求各学校认真落实《市教委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规定(暂行)》(津教委〔2014〕2号)的文件规定,学校要统筹协调,严格控制各学科学生家庭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三、四年级家庭作业不得超过40分钟。五、六年级家庭作业不得超过1小时。小学托管班时间要用于完成家庭作业。初中学生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切实保证学生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

这个回复内容并不是静海独家的做法,它符合2013年教育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的精神。减负就是这些年来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工作。


图注:2013年《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二版内容有,减少作业。一至三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四至六年级要将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1小时之内

9月份,浙江一所小学发出了一份公约《让家长告别检查作业——实验小学教师公约之作业篇》。这份公约中提到,“认真批改作业,是每一位老师的基本职责!我们希望学生拥有这样的认识:检查作业是我自己的事,不是妈妈的事……从今天起,我们取消规定家长为孩子家庭作业签字的要求……”银川市二十一小学也发出了一份类似倡议书,表示新学期从免签开始。


图注:《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内容还有,一至三年级不举行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全面取消百分制

实现“快乐教育”在当下并不现实

减负工作当然是在进行的,给学生减负,也给家长减负。


图注:山东师大中建长清湖实验学校推出无作业日活动

1955年7月,教育部发出第一个“减负令”——《关于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的指示》以来,国家层面已发布了9道“减负令”,地方出台的“减负令”多达上百道。然而,现实情况是,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减反增,家长的焦虑感更甚。(《60多年国家颁了9道“减负令”》 教育部网站 201703月)


图注:江苏省教育厅发文,要求杜绝耗时长、动手难做的作业,不得将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真的能让孩子享受“快乐教育”吗?小学低年级不考试,但是升学要考试,学校取消的“小升初”考试纷纷转入地下或半地下,并且考法花样百出,竞争残酷。这种情况下,学校不补课不留作业的举措形同虚设。如果学校不留作业,校外培训班必然持续红火,不但学生的课业负担未减,反而增加了家长的负担。更多的学校选择改换名目,老师每天发到家长手机上的当天“学习目标”其实就是作业。

不搞百分制,不意味着没有竞争。虽然说作业和练习都是自愿完成的,但第二天写了的同学会被老师奖给小星星、小红花。数学、语文天天小测试,孩子如果不天天回家练习,只能默默看着老师给得满分的同学拍照、晒在微信群里。而各种评优又都与这种小测试有关,自然更会激发学生家长的互相加码竞赛。

社会竞争激烈,教育资源不平衡的大背景下,针对减负的“阳奉阴违”几乎是必然结果,并且还会牵扯到教育公平问题。学校减负一刀切,教育竞争压力给了家庭,当然不是每个家庭都有实力自己提供优质教育,帮助孩子找到更好出路。

家长心知肚明,毕竟高考这根指挥棒和公平底线轻易动摇不得,不从小打好基础,将来高考的成绩如何保证?儿女大晚上赶作业,心疼,自己下班还得辅导,辛苦,对老师的冷言冷语也只能网上匿名吐吐槽,但是却少有人敢选择快意恩仇。

教育上没有坐享其成或者弯道超车

2015年,BBC制作了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式学校》,记录了一个实验,五位中国老师在英国中学里教学1个月,这场中式、英式教育比赛的结果是,中国教师执教的班级在三门考试中全胜,面目“狰狞”的中式经典教学方式赢了。当然这不意味着两国经典教育模式的完整对比,英国还有同样面目“狰狞”的精英私立学校教育传统。


图注:纪录片引起了很大争议,图为剧照,左二为李爱云老师

中国教师之一李爱云老师后来在国内发表文章,除了谈节目的制作过程,澄清了一些被人为戏剧化的情节,也谈了自己对教育的看法,她说:

“网友们的评论也促使我思考:中国传统教学中的老师传授知识有什么不妥吗?对于初中甚至年龄更小的学生来说,如果我们只是等着他们去发现与探究,这种学习的效率有多高?传统的教学方式就一定是错误的吗?理科教学我不敢说,但文科教学,尤其是语言教学,适当的重复与记忆,难道不是必要的吗?应试教育就一定是错误的吗?如果摒弃它,在我们的国情下,我们还有更好的选拔方法吗?诸如此类的问题,每天都会跑到我的脑子里来。我想,这也是这次特别经历的收获吧。”

这可能也是大部分中国学生的共同学习体验和心得。除了少数天才,大部分人都要经历学习的来回折磨和痛苦,才能有机会品尝到快乐,这快乐是求知欲的满足和成绩带来的自信。这些学习的体验不仅只对考试管用,将来也会对人生管用。

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教育不能不立足实际,立足于忧患。用古人的话来说,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前的情况,是在巨大的竞争压力下,家庭教育有沦为学校教育附庸的危险,这情形看起来悲催无奈,要保证学业,还要保证丰富健全的家庭教育,因此对家长能力和毅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手机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