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分享] 别让孩子过早成为“低头族”

[复制链接] 0
回复
1979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4-24 23:01: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别让孩子过早成为“低头族”

     随着科技产品进入民众的生活,在孩子的世界里也充斥着各种电子科技产品。基于此,近日大多数幼儿园发起倡议------别让孩子过早成为“低头族”。 


    首先,幼儿园对孩子接触和使用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做了一次大规模的家长调查活动,根据调查结果得知,大部分孩子在家每天都要玩30分钟以上的电子产品,他们一般使用的电子设备有智能手机、学习机和平板电脑。其中一半以上的孩子都拥有属于个人的电子设备。  

    大部分家长在回答对待电子产品的看法时都表示虽然它们可以帮助儿童开发智力、锻炼手指灵活性、同时也让孩子有机会轻松接触海量信息和启蒙知识,但相比起孩子的视力健康和其他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为孩子沉迷其中而烦恼,并且有个别家长对孩子沉迷电子游戏感到忧心忡忡。
   
     香港一名8岁男童,考试结束后被家长准许玩平板电脑,畅快玩了一天后,因视力模糊进了医院。医生发现,他的近视一夜间从百多度加深到400多度。近些年,香港的“低头族”日益低龄化,香港卫生署去年底专门为此成立了应对小组。

  幼儿园就深度近视

  家长们“机不离身”,连带小孩也越来越早接触电子产品。育有4岁儿子的余太表示,儿子约两岁时随父母接触智能手机,现在已经有私人iPad,每天午饭及晚饭都会使用iPad学英文和看卡通,连同玩游戏,一天使用逾两小时。

  而家长曾太称,约6年前与当时5岁的幼女一同坐在家中窗前,观望楼下球场的球员打球,女儿却说“一个人都见不到”,才察觉她视力有问题,其后确诊患250度近视。她女儿也是两岁起就开始玩电子游戏。

  眼科专科医生刘凯珊说,近视成因之一是长时间近距离视物,儿童用平板电脑及手机时的距离较电视、计算机近,屏幕及字体更小,加上儿童较少出外看远景,易令眼球长期受压致近视加深,近年常见有幼儿园学童求诊时已有600度深近视,“等看医生都拿着iPad玩”,长大后易增患白内障及青光眼风险。

  “电子奶嘴”易成瘾

  国外研究发现,儿童由于没有思维定式,用起电子产品来比成人更易“上手”,两三岁小孩摸几下就学会手机游戏并非奇事。不少家长拿电视、iPad作“电子奶嘴”,代替与孩子的交流,自己清闲了,却致孩子过早依赖电子产品。香港精神科医学院儿童及青少年科代表陈国龄医生称,这些产品会刺激孩童视觉及听觉感官,容易成瘾不知节制,更会对其他事物失去兴趣,情绪受到左右,一旦禁玩会暴躁、发脾气。她建议两岁以下幼儿不应接触电子产品,6岁以下每天玩少于30分钟。

  香港伊利沙伯医院青少年医疗中心临床社工黄慧兰说,现在的智能电子产品集上网、社交、游戏于一身,不断为儿童及青年提供“新刺激”,易让孩子“沉迷”。曾经有学生长时间玩智能手机,父母禁止不听,直至大打出手以报警收场。

  与孩子协商使用时间

  有调查显示,香港三成青少年因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产生颈痛、肩痛、腕部及手部不适等症状。专家提醒,学童倘若过分沉迷电子游戏,长远可能影响健康及发育。

  香港卫生署去年底成立小组,研究手机、游戏机等电子产品对儿童及青少年造成的健康影响,并将制订建议予家长及教师。据悉小组已召开两次会议,预计今年中发表指引。

  黄慧兰表示,一般家长较容易控制幼童及小学生电子产品使用时间,但到中学后,不少学校会用手机应用程序与学生沟通,同学间亦会以此作学习交流,故较难控制使用情况。另部分个案涉及独生子女,他们因缺乏玩伴而以电子产品作娱乐。她建议父母与子女协商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眼科专科医生梁裕龙认为,家长应以身作则,在小朋友面前减少用手机及平板电脑,并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望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手机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