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 教师如何应对职业倦怠感

[复制链接] 0
回复
852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4-23 11:4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教师如何应对职业倦怠感


有过几年工作经验的老教师,有时候会觉得很累,不管是精神上还是身体上。总有突然想不干了,或是换行业的念头,如何调整这种状态?一位老教师的有感而发,大家一起学习下如何应对职业倦怠感!
●我在随时能看到的地方贴了这样几句话:“‍孩子是天真的,我何必动怒呢?”、“我可以教会孩子怎么做!”、“笑一笑!孩子会更爱你!”每一天当我进班后便会牢记这些话,随时提醒自己“我会因为孩子的行为而生气,我有情绪不是我的错,但也不是孩子的错,因为孩子的学习需要一个过程。”虽然不能对孩子发脾气,但是要让孩子知道“你这样的行为让我不舒服”,并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
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减少工作倦怠感的发生机会。我们知道幼儿在2—4岁正处于第一反抗期。因此我在要求孩子做事情时,往往会给孩子多一个选择,这样做在被孩子拒绝或不配合、不感兴趣时,不至于会变得十分沮丧认为我和孩子脱节了,从而减少工作倦怠感的发生机会。
●多学习、多问、多与同事讨论。几乎每个幼儿教师都会碰到大致相同的问题,因此多问、多与同事共同讨论解决之道,分享共同的心得与情绪,有助于增加亲密感,改善同事关系,要牢记“三人行,必有我师”。
●学会放松。教师职业的紧张与压力程度是人所共知的。一天工作下来,极大多数教师往往是身心疲惫。除了要锻炼好自己的身体外,还要学会放松自己的心态。越是繁忙,越要安排一定的时间放松心态,在自己所喜欢的放松状态下来调整自己的心态,放松自己;百忙抽闲,必不可少,放松心态的方式多种多样,比如:体育锻炼、静坐、听音乐、欣赏文学作品、练书法、在家看看电视、看看报纸杂志、到网上去冲浪、外出购物、旅游散心,找同事、家人、朋友聊聊……
●要积极行动。心理的保健是一个积极行动的过程,如多读一点心理健康方面的书,将知识变成能力;多与他人交往,交心谈心,既能密切关系,建立友情,体会沟通的乐趣,又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以开放的、豁达的心态对待变化与外界,多让自己处于动的状态,有利于保持一颗年轻、快乐、充满活力的心。
●学会接纳自己与自我调节。要心理健康,要心理平衡,就要接纳自己、欣赏自己、喜欢自己,接受自己的长处与缺点。我以前为追求完美、做的更好,总是挑自己的毛病与不足,这样做我虽然有了些进步,但是也给了自己很大的压力,以至于晚上睡觉时老做恶梦,其实这是跟我自己过不去,不但做不到完美,反而造成紧张,让自己活得太累。人,只有欣赏自己,才能有信心,才能有发自内心的微笑,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才能有成功的机会。所以现在每当出现心理问题时,我就会自我进行调节,参加一些心理咨询活动,主动向人沟通,说出自己心里的不愉快,将自我调节的主动权抓在手里。
总之,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熟的教学技巧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状态。一名具有乐观积极的自身心理环境的幼儿教师,会对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对教育幼儿有兴趣,以工作的劳苦为欢乐,教学效果会越来越好;反之,当一名幼儿教师的教育心理环境不良,有教育偏见,厌烦学生,她的情绪、教育行为都会有异常表现,必然会对教育教学工作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只有时刻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豁达的心境,才能帮助身边的每一个孩子去收获童年的快乐。
教师是树,心理健康是阳光。愿每位幼儿教师都有阳光灿烂的心态,让教育之花更鲜艳!让教育之果更丰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手机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