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奖励的学问
奖励是我们家长经常用到的一种教育手段,奖励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强化好的行为习惯和表现。但是随着孩子的成长,家长们逐渐发现孩子对奖励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如何把握孩子的心理特点,灵活利用情境,让奖励更好地发挥作用,家长们还需动动脑……
奖励的秘诀——爱和鼓励
小班 鉴玮妈妈
鉴玮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和其他小朋友相比,显得尤其敏感胆怯,对我过度依恋。在幼儿园里,他哭得最厉害,而且把对我的依恋转移到了老师身上,时时处处黏着老师。回到家也总是流着眼泪不停地念叨:“我不去幼儿园。”最开始,我和他约定,只要他能去幼儿园,而且表现好,我就会在每天接他放学的时候.变着花样奖励给他一个玩具,有时候是小汽车,有时候是奥特曼。可第二天要上幼儿园的时候,他依然哭哭啼啼,还说:“我不想要玩具了,家里有那么多玩具了,我就是不想上幼儿园。”
当物质奖励已经不再起作用的时候,我们应该更多走进孩子的内心。孩子第一次离开家庭的庇护,第一次正式走入社会,面对环境和生活方式的诸多改变时,他怎能不焦虑?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的并不是物质奖励,他更需要的是心灵的抚慰和理解。我深信,孩子需要爱和鼓励,就像花草需要阳光和水一样。当我们找到孩子内心最需要的东西时,满足他,温柔地引导他,他就会做得很好。
有一天晚上睡觉前,鉴玮躺在小床上拉着我的手,含着眼泪说:“妈妈,我想让你陪着我,我想把你变成小孩儿,跟我一起上幼儿园。”听了他的话,我的内心一阵感动。我轻轻拍着他,温柔地微笑着望着他的眼睛说:“好孩子,妈妈知道,你爱妈妈,想和妈妈在一起,是吧?”鉴玮撇着嘴点点头。我继续说:“妈妈也想和你在一起啊!可是,妈妈必须上班,你也必须上幼儿园,你长大了呢!你去幼儿园,要认识新老师,新的小朋友,刚开始你会觉得陌生,会想妈妈,想家,这很正常啊,因为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是这样。但妈妈相信你,你很快就会喜欢上幼儿园的!”听着我的话,鉴玮慢慢平静了,他不再哭闹.也许是我说出了他的心声,让他感觉到了安慰。
鉴玮平日喜欢表现,喜欢别人夸奖他,利用他的这个特点,我会在每每遇见邻居或者朋友的时候,主动提起鉴玮上幼儿园的事情,夸奖他进步很大。当别人默契地配合夸奖他的时候,他也总是骄傲地说:“幼儿园可好了,我就不哭,我长大了。”就这样,一个多月以后.鉴玮顺利地度过了入园适应期。
好孩子是在爱和鼓励中成长起来的,我更倾向于精神上的奖励。有时候,一个拥抱,一个亲吻或是一次亲密的谈心,就能给孩子带来无穷的力量。我相信,孩子一定会在这充满爱和温暖的环境中健康成长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兼顾
中班 佳玲妈妈
我认为,对于幼儿来说,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而且精神奖励多于物质奖励,效果会更好。
精神奖励可以是言语上的,也可以是行为上的。佳玲小时候由保姆带大,我陪她的时间很少,关注不够,她显得胆子有点小,不够自信。于是等她上幼儿园后,我就辞掉保姆尽可能多地陪她,鼓励她多尝试一些事情,一有机会就表扬她,效果相当不错。比如从高处往下跳这件事,和她同龄的小朋友大部分都可以从六七十厘米的高台上跳下来,可佳玲不行,高过15厘米就不敢跳了。于是,我就从15厘米的高度开始训练她,先是两手拉着跳,然后一只手拉着她跳,到最后完全放开她让她自己跳。每当取得一点点小的进步我就高兴地给她鼓掌,拥抱她,后来,只要看到有合适高度的台阶,她就会跳给我看。现在,佳玲4岁多了,不仅胆子大了很多,而且也变得更加自信了。
至于物质奖励,我觉得也是需要的。孩子还小,容易受一些外在事物的刺激和影响,我们可以合理地运用。而且有不少东西原本也是需要买的,恰巧利用奖励的方式送给孩子,还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一举两得岂不更好?比如佳玲前段时间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说特别热心,爱关心和帮助小朋友,表现特别棒,所以我就奖励她周末去动物园看她最喜欢的海豚表演。比如佳玲比过去更爱运动了,更活跃了,也喜欢参与小朋友的一些户外竞赛类活动,作为奖励,我给她买了一个漂亮的滑板车。当然奖励更多的还要数图画书了,佳玲本来就爱读书,奖励之下更是养成了每天阅读的好习惯。
身边有些家长喜欢一说奖励就带孩子去吃肯德基、麦当劳,本来作为一种食物吃吃无妨;但如果作为奖励就容易让孩子产生“洋快餐”是好东西的感觉,这首先是不利于他们的健康的,还是要谨慎采用。
奖励的注意事项
中班 单梁妈妈
首先.必须要肯定的是奖励对孩子的发展很重要。奖励是激发孩子积极性的手段,它能强化孩子好的习惯和行为。在奖励的时候,我们要让孩子清楚地明白,奖励绝不是仅仅针对他们做事情的结果本身,更重要的是奖励他做事情的态度。记得大梁在初学钢琴时觉得很难,几乎天天要哭,虽然一手简单的曲子也弹不好,磕磕绊绊的,但我还是每天要奖励他一张贴贴纸。我还要郑重其事地告诉他:妈妈奖励你,正是因为你非常认真,非常努力,不怕困难,有毅力,值得表扬!如今大梁早已度过了这个最艰难的阶段,弹得很好了。
其次,我认为奖励不能用得太滥,一定要适度,这样孩子才会珍惜他们的所得。另外在奖励的同时最好能指出孩子下一步努力的方向和方法,提出期望,这个时候孩子是很容易接受吸取的。
第三,在孩子能力较欠缺或者行为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的方面也要从正面进行积极鼓励,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要放大强化,助于他们增强信心,继续努力,最终取得更大的进步。比如大梁在运动方面比较弱,其他同龄小朋友都早就会骑小自行车了,可他还不会。我从来不会为这个而嘲笑他笨,而是只要他主动想要练习,我就表扬;只要他能坚持骑两圈,我就奖励他。
由于在外企工作,我经常会听到老板说“Good job”,即便是这样极其简短的语言也足以让你感受到老板对你工作的肯定。在生活中面对孩子也是这样,多一点奖励,多一点信心给孩子,他就会有更好的发展。
奖励四原则
中班 潘喆妈妈
奖励的方法可谓多种多样,我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以多种方法联合使用为宜,并适当地”投其所好”。比如,对于爱听故事的孩子,可以在孩子表现突出时,承诺多讲一个睡前故事并及时兑现;对于喜爱户外活动的孩子,可以适当地增加活动时间;对于比较感情丰富细腻的孩子,可以在孩子独立完成某一任务时,适时来个拥抱和亲吻以示鼓励。总之,奖励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相比于物质上的奖励,精神上的奖励会给孩子带来更为深远的积极影响。
当然,要想使奖励更为有效,我认为还有几项原则需要遵守,比如明确奖励的方向、把握奖励的力度、抓住奖励的时机和场合以及适宜的奖惩结合。
明确奖励的方向就是要明确哪些表现或行为值得奖励,像完成份内的事可能就没有必要奖励,而一些良好的行为因为长此以往可以养成好习惯就应该奖励。比如,女儿3岁左右已经可以自己穿脱衣服了,此后我们便不再为此而奖励她;到4岁多的时候,她开始在我们的引导下独立完成必要的学习内容,对此我们则会给予口头表扬或者小贴画,以表达我们对她的认可和鼓励。
奖励的力度要适度,这和具体情境有关。比如,女儿日常的良好表现可能只会得个小贴画;但当她有比较突出的表现时,像第一次大大方方地为小区里的小朋友们表演小话剧,我们就会给她一个大奖励——带她去剧场看她喜欢的儿童剧。
掌握奖励的时机和场合。对于不太自信的孩子就尤为重要,如果有机会在公共场合郑重给予孩子奖励,将给孩子带来不一般的体验,大大激发孩子的信心。女儿属于比较内向的孩子,胆子也小,有一次参加爸爸单位的家庭日活动,在场的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表演一个小节目。女儿开始非常紧张,后来在现场气氛的鼓舞下,终于勇敢地唱了一首歌,赢得了大家的掌声。我们当场拥抱、亲吻她,并大声地告诉她:“你真棒!”类似的经历有过几次之后,女儿渐渐自信、大方起来。
奖惩分明的用意在于使孩子更加珍惜他所得的奖励,从而使奖励更为有效。女儿爱看电视,我和她约定好每天可以看半个小时,如果一周都自觉遵守约定,到周末就可以增加半个小时作为奖励;相反,如果到时间没有自觉关掉电视,那么第二天看电视的时间将会缩短甚至取消,周末加时的奖励也不再有。几个月下来,颇为有效,女儿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高。
奖励是孩子前进的伴侣
大班 赵萱妈妈
“奖励”二字,其核心是“励”。 “奖”只是手段,解决的是孩子的现实需要,“励”才是目的,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未来。所以每次在“奖”之前,我都会在心里确定一个清晰的目标。这个目标看似解决当前一件简单的小事情,长远看却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奖励的方式多种多样。这不但取决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个人意愿,也考验着家长的智慧,不要让奖励变成功利性可交换的条件,从而偏离我们教育的本质。我较多采用过程性奖励,让孩子在实现某一个目标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我对她的鼓励和支持,并且也有相应物质方面的激励。这个方法常用于那种需要长时间投入精力和耐心,相对枯燥、要求比较严格的事情上,比如学钢琴、学滑板车等。我给萱萱制作了一张大表格,以星期为周期,根据萱萱的表现决定是否奖励她小红旗,小红旗积累到一定量就可以再换取一个自己希望得到的较大的奖励。这个过程,萱萱可以直观具体地看到自己取得的每一点进步,从而能够在激励下学会严格要求自己,控制自己,坚持把事情做完做好。
在过程奖励的运用上,家长要遵循“从始至终”和“及时兑现”两条原则,以身示范让孩子习得持之以恒、说话算话的良好品质,并从内心真正感受到通过坚持努力获得的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