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 宽容对待孩子的“谎言”

[复制链接] 0
回复
910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5-14 14:2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宽容对待孩子的“谎言”


      一般,2岁到4岁是孩子说谎的高峰期,比如把别人的玩具说成自己的,把幼儿园的玩具偷偷拿回家。撒谎是孩子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但不同年龄段的撒谎行为有本质区别,不是所有的谎言都是真正意义上的欺骗。当孩子初次“说谎”时,不必过于担心焦虑。
      首先,要用一种宽容的心态理解孩子的一时撒谎;其次,要懂得倾听和等待孩子的解释;最后,在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后,和孩子共同面对“谎言”背后的事件,鼓励孩子勇敢面对并积极解决问题,解开心结,把“谎言”变为“真话”。
      2岁:现实和幻想混淆
      镜头1:小班的两个孩子在争执。天天说:“阿泽撒谎,魔方明明是壮壮的。”只听,阿泽肯定地说:“这就是我的,是爸爸买的。”可第二天,阿泽在爷爷和老师的陪同下,把玩具还给了壮壮,并连连道歉:“这不是爸爸买给我的,我喜欢玩,每次都拿在手上玩,但这不是我的,还给你,对不起。”
      镜头2:早晨,在妈妈的陪伴下,小米从口袋里掏出幼儿园的一块积木还给老师,妈妈不好意思地向老师道歉:“昨天,她偷偷把积木带回了家。”
      很多小班的老师和家长都曾经历过类似的“撒谎”和“偷窃”事件。显然,尽管都是在用语言表达与事实不符的情况,但孩子的所为绝对不是成人世界中的“偷”和“骗”。
      阿泽和小米只是把现实和幻想混淆了。年龄尚小的孩子撒谎不是为了想“骗”谁,而是因为不能清楚地分辨现实和幻想,当内心的某种想法过于强烈时,孩子就会坚信不疑地认为那是事实,并且把头脑中幻想的事情当做事实讲出来。
      面对小年龄孩子的“无意说谎”,家长该怎么办?
      不妨借鉴有经验老师的做法。比如,老师听到天天和阿泽的争执,虽然明知玩具是壮壮的,但没有马上点破阿泽的“谎言”,而是悄声对一旁的壮壮家长说:“别着急,我知道玩具是壮壮的,玩具先暂时放我这儿,给阿泽一个机会,等他家长回家问清楚,我们再解决吧。”第二天,在阿泽归还了玩具后,老师和阿泽展开交流,通过情境模拟,帮助他认识到“喜欢别人的玩具可以借来玩,但是不能拿走不还”。
      同样,当小米还玩具时,老师蹲下笑着对小米说:“你是不是喜欢这个玩具啊?如果喜欢,可以向老师借回家玩,玩过后再还回幼儿园就可以啦。”然后,请小米把玩具送回“家” (玩具筐中),并告诉她:“小朋友都把玩具带回家,幼儿园就没有玩具了,玩具也会想家的。”
      对于懵懵懂懂的孩子,我们要让他们知道“说了和事实不符的话”、“拿了别人的东西”  的真实后果是什么,比如,有人会伤心,幼儿园没玩具了等;要耐心向孩子解释那些“禁止事宜”背后的缘由,而不是用权威来强迫控制孩子的行为。
      家长可以学习老师的做法,不武断地批评,而是讲清楚其中的道理——“喜欢别人的玩具可以借来玩,但是不能拿走不还”,“幼儿园的玩具可以向老师借回家玩,玩过再还回来就可以”。否则,“你这样不是好孩子”之类的定性言语,很容易伤到孩子的自尊心。
      同时,要引起注意的是,平时不要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要什么家长就给什么,一味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会让孩子更加认为,只要是喜欢的都是自己的。
      4岁:逃避惩罚
      有时撒谎是为了逃避惩罚,尽管谎言明明很容易“被识破”。孩子到4岁左右,认知能力会发生质的飞跃,能熟练撒谎逃避惩罚,这个时候的谎言就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欺骗。但是,因为孩子不会把内心想法表达清楚,所以家长和老师往往会根据观察猜测孩子撒谎的原因。
      镜头1:一天,离园时,跃跃违反了幼儿园的规定——离园时,不许在幼儿园逗留玩耍大型运动器具,偷偷玩了滑梯,结果不小心划伤了。回家后,爸爸无意中说了一句:“老师知道了这事,肯定会批评你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镜头2:第二天,当老师发现跃跃脖子的划痕时,跃跃立马解释是在家划伤的。老师发短信提醒家长,跃跃回家后在父母的不断追问下,才承认自己对老师撒了谎。
      镜头3:第三天,爸爸妈妈一起送跃跃上幼儿园,领着跃跃来向老师道歉。一边,妈妈担心说谎是道德品质问题,会给别人留下坏印象;另一边,爸爸认为,跃跃还小,偶尔说谎,没关系,妻子小题大做、多虑多想。两人为此争执不下。
      首先,面对4岁左右孩子的“谎言”,更需要耐心和宽容。
     跃跃的老师并没有把跃跃当成“坏孩子”,而是向家长仔细分析了个中缘由。跃跃说的事情虽然有违事实,但也情有可原。
      第一种可能,跃跃被老师问起时,自己也记不清了,随口一说。
      第二种可能,跃跃害怕挨批评,暂时用“谎言”来掩饰。也有可能,当时忘了幼儿园的规定,受伤后才想起来。4~5岁的孩子开始逐渐在意别人的评价,比如特别在意老师对自己的看法,无意犯了错,会试图掩饰,这也是中班幼儿“说谎”的常见原因之一。
      第三种可能,跃跃误解了爸爸无意说过的话,可能会想“只要我不说,老师没看见,就不会知道,就不会批评我了”。一方面被教导“不可说谎”,另一方面却因说实话而挨批评,这种矛盾体验必然造成孩子冒险说谎,并为逃避惩罚不断提高说谎的水平。日常生活中,要减少孩子说谎的最佳办法并非“质问”,而是让孩子明了“告诉老师、告诉大人,说了实话,一定会得到原谅的”,懂得说实话并不会受到伤害。
      总之,不管是面对哪个年龄段孩子的“说谎”行为,我们都要为孩子创造宽松包容的家庭氛围,允许孩子犯错,让孩子清楚地知道犯了错如何改,日后如何避免,懂得规则,而不是一味沉浸在担惊受怕的负面情绪中。
      跃跃的老师更有耐心,决心给跃跃一段自我反省的时间,“静观其变”,并且在之后的几天,特别关注跃跃。每次运动前后增减衣服、午睡穿脱衣服时,老师都关切地问他:“脖子上的划痕还疼吗?”
      其次,稍微点拨孩子,语言留有余地。
      相比小班,中班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是非观念和规则意识。对于幼儿园的规定,跃跃不是不知道应该遵守。为了让跃跃能从内心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应该在孩子的情绪平复后,进行进一步沟通。
      等到划痕已经很淡时,跃跃早已不在意此事。此时,老师再问原因,跃跃仍然随口一说:“在家弄的。”直到老师不断追问,才说出实情,边说还流下了眼泪。老师并没有责备他,而是搂着他说:“你终于和老师说实话了。老师很高兴啊!”跃跃如释重负地挂着眼泪笑了。当天晚上,老师收到跃跃妈妈的信息:“跃跃今天回家特别高兴。谢谢老师。”
      最后,成人要重视言传身教,自己犯了错误也要勇敢面对,积极解决问题。
      成人的真实榜样是对孩子的最好示范。孩子会明白不用撒谎,不用逃避,问题往往能得到更好的解决。坦荡勇敢的心态和积极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也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手机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