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 玩电脑和手机游戏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复制链接] 0
回复
918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4-23 11:47: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玩电脑和手机游戏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市面上各种各样的平板电脑和手机游戏层出不穷,对此,不少家长认为坚决不能让孩子玩游戏,影响学习,对眼睛也不好;还有一些家长认为要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应让孩子自由发展,该玩得玩,但是又不知如何选择与合理地控制;更有甚者,直接把孩子交给游戏,游戏成了陪伴孩子的保姆。
      到底电脑和手机游戏能不能让小孩玩儿呢?我们先来看一些科学研究的结果。
      这方面的研究在美国有很多,美国心理学家Peter Wouters等学者曾在2013年总结了56个关于电子游戏的实验,一共涉及7000名从6岁到本科生的被试,包括语言、生物、工程等领域。结果如下。
      总的来讲,电子游戏对于儿童的大脑或者认知训练(cognitive skills)是有效的:电子游戏比传统游戏能让孩子增加更多的知识(KnowIedge)、技巧(skilIs),记忆更持久(retention)。但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有这些好处,什么游戏内容,怎样玩,很重要,比如说暴力游戏可以让儿童变得更暴力,但对于认知训练却意义不大。
      和其他人一起玩儿游戏比自己一个人玩儿更容易实现上述效果。也就是说与其丢给孩子一个游戏机让他自己玩儿,不如找一些多人游戏,让孩子和小朋友一起探索,一起玩。
      游戏和其他指导加在一起的时候比单独只玩电子游戏的效果更好。也就是说,如果小孩在玩游戏的时候,大人能适当地解释小孩学到了什么,游戏的最佳方法是什么,就会让这些学到的知识记忆得更深刻。相反,如果没有大人的这些解释和引导,孩子可能自己会摸索并体会到一些,但是不会学得更深刻,也不知道该在哪些方面加强。这个发现和LeemkuiI & de Jong以及wouters等学者的关于游戏指导语的发现是相吻合的。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游戏都对孩子有帮助,而且很多游戏虽然能让孩子学到很多东西,但并不能让孩子增加发自内心学习的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家长在给孩子选择游戏的时候,要选一些儿童能很快投入其中,又对某些重要认知技能或者知识进行训练的游戏;在儿童玩游戏的时候,要给予正确的指导,激发好奇心和对学习的兴趣。
      那家长应该怎样选择合适的游戏呢?
      结合上期文章谈到的人的重要的认知技能,我们最好选择一些能够锻炼核心脑功能的游戏,包括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认知灵活性(cognitive flexibility)、抑制力(inhibition)、控制注意力(attenition control)和解决问题(problem solving)能力的游戏等等。我在这里列举一个很有名而且被实验证明可以提高儿童认知功能的游戏,家长可以举一反
三,自己去分辨市面上丰富多彩的儿童游戏。
      比如说一个很经典的游戏叫N—back,这个游戏大概是这样的。
      一个晴朗的夜晚,荒芜人烟的田野上有座房子,这座房子有5扇窗户,每过几秒钟就有一只猫在其中某一扇窗户上出现,然后消失。小孩需要记住这只猫在哪一扇窗户出现,这是很经典的记忆游戏。但这只是第一关,第二关就难了。
      在第二关,孩子需要记住这只猫在两扇窗户上出现前是在哪扇窗户出现的,也就是要在猫闪第三次的时候回忆它第一次是在哪扇窗户出现的。以此类推,越来越复杂,下一关就要在闪第四次的时候回忆第一次的时候是在哪扇窗户出现的。
      这个游戏不仅仅是一个训练记忆力的好游戏,而且Susanne Jaeggi等研究者发现,这还是对脑容量的一种扩充,可以提高工作记忆和智商。工作记忆是高智商的基础,工作记忆是指你的大脑在记住信息的同时加工信息,并且用相反的顺序说出来的一种极其重要的能力,是学好比较复杂的学科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必备能力(比如数学、物理)。
      我们常听说这样的情况,一些好学生一到高中就开始感到吃力,有一部分原因是早期的死记硬背并没有开发好脑力。而有些孩子,成天活蹦乱跳贪玩,看上去也不好好读书,但是上了高中以后,只要态度一端正,一下就名列前茅。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小时候玩得多,脑力得到了充分开发,对于需要脑子“转好几个圈的学科”比如数学、物理等,就不在话下了。也就是说,这些孩子的大脑对信息加工很厉害,工作记忆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纽约时报(NY Times)对N—back这个游戏进行了以“能让你自己变得更聪明吗?”为题的详细介绍,有兴趣看全文的家长可以到附录里面找到原文章地址以及免费的线上成人(非儿童)版本测试。
      家长在选择游戏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这个游戏对孩子哪些重要能力有帮助,而不是简单地评价游戏“很好玩”,或者界面做得“很好看”;更不要去找那些简单暴力纯粹属消耗时间的游戏让孩子玩儿,否则,不仅失去了用游戏训练脑力的意义,而且容易让孩子过早地迷恋简单粗暴的游戏,变得懒于思考。
      刚才主要谈了电脑游戏,当然如果有电脑和实际动作相结合的游戏就更好。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选择一些电脑和实际体验结合的游戏产品来玩,比如在玩了10分钟电子游戏以后,要想通过下一关,就必须完成一个规定动作(根据提示找到家长事先藏起来的物品,或者转三圈、跳三下等)。或者先玩儿电脑游戏然后再去做一些实际的游戏,如玩训练执行能力的纸牌游戏等,这样就可以结合肢体动作锻炼脑力了。
      最后还想强调一点,家长千万不要以为给孩子找很多教育性的游戏就万事大吉了,让孩子自己玩儿,省心省事儿。正如前文中提到的研究结果,家长一定要花时间对孩子进行解释和引导。比如说如果一个游戏是训练记忆力的,孩子刚开始记不住,可能想要作弊,这时,家长告诉他们一些记忆的方法,鼓励他们发现式学习(DiSCOvery learning),这样,孩子对学习就会产生最深刻的体验,并掌握一些策略。如果时间允许,家长找一些可以和孩子一起玩儿的游戏,这样他们玩儿得也更投入,又可以随时得到帮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手机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