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互动] 幼儿园家园互动:用尊重赢得信任

[复制链接] 0
回复
909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5-13 13:47: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幼儿园家园互动:用尊重赢得信任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只有赢得家长的理解与信任,才能实现有效的家园合作。那么,当家长对我们的工作感到不满、提出质疑时,我们该怎么做?是辩解、推托,还是积极面对?一个我亲身经历的案例让我感触良多。
       一天,托班孩子贝贝的奶奶对我说:“老师,孩子吃午饭时你们不要收得那么急,我家贝贝吃饭很慢,他还没吃饱你们就收掉了,所以他一回家就喊饿。”我听了马上解释道:“贝贝奶奶,我想你肯定对我们幼儿园的做法还不太了解,其实对于托班孩子我们在生活照顾上是很周到的,安排的吃饭时间不会短,而且每次都会问孩子要不要添饭。贝贝不像有的孩子需要老师喂饭,一直都自己吃,很棒的,吃得也挺快的啊……”贝贝奶奶打断了我的话:“我家贝贝在家吃饭一直不太好,吃得又慢,怎么一到幼儿园就快了?我说他肯定没吃饱。你们急着收掉了,他就算没吃饱也不敢说呀。”“是吗?”我追问道:“是贝贝说他午饭没有吃饱吗?”贝贝奶奶听了有些不快,说,“小孩子知道什么呀,反正他一回到家就要吃很多东西,什么饼干、牛肉干的,要不是饿了他哪会吃成这样啊?他以前从来不是这样的。”“哦,原来是这样。”我觉得我大概知道原因了,于是对贝贝奶奶说:“您先别着急,我们对待孩子就像妈妈一样的,肯定不会让孩子饿着,而且午餐的量也是足够的。我想,贝贝可能是上了幼儿园后吃零食的机会突然少了,回到家有点嘴馋吧。”“不会不会,”贝贝奶奶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我家贝贝从来不贪零食的。行了,以后你们要注意让他吃得饱一点就行了,我也不想多说了。”说完,贝贝奶奶牵着贝贝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我感受到了贝贝奶奶的不满情绪,心里沉甸甸的。
       这次沟通显然不太顺利,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呢?我静静地回忆着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动作和每一句话,渐渐有所领悟。
       首先,当贝贝奶奶提出意见时,我没能耐心听完,冲口而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想你肯定对我们幼儿园的做法还不太了解……”急于辩解的结果是家长认为教师不虚心接受意见。
       其次,当听到贝贝奶奶反映的情况时,我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回忆贝贝平时用餐时的表现,或是去安慰家长,减轻其担忧和焦虑的情绪,而是追究“孩子午饭没吃饱”的情况是否属实。一句“是贝贝说他饭没吃饱吗”让家长感觉到不被信任和尊重。
       再次,我在未经调查了解的情况下凭空猜测贝贝一回家就猛吃的原因可能是嘴馋,而不是没吃饱,这让家长觉得教师为了推卸责任而胡乱归因。
       沟通失败了,问题仍没解决,那么,怎样才能挽回局面,重新获得贝贝家长的信任呢?我想,对于托班孩子的家长来说,他们确实最为关心孩子在园吃饭、睡觉等保育问题。我只有了解孩子的真实情况,才能找到症结,对症下药。接下来,我依序做了四方面的工作。
1.用心观察,为沟通提供依据
       我和配班教师在细心观察的基础上为贝贝建立了《进餐档案》,将照片和文字相结合,详细记录贝贝每天的进餐量、进餐过程中的情绪反应、进餐速度等多方面情况。我们发现,当午餐菜肴中有贝贝爱吃的菜时,贝贝就会吃得又好又快,让他添饭也很乐意。相反,如果午餐菜肴中没有贝贝爱吃的菜,贝贝会将食物含在嘴里,吃得很慢,最后勉强才能吃完。对于下午的点心,贝贝则偏爱糕点,不太爱吃面条和粥。遇到不爱吃的,他才吃一点儿就说“吃饱了,不想吃了”。可见,贝贝存在着挑食的习惯,因而每天进食情况不尽相同。
2.主动家访,实现家园一致教育
       了解了贝贝在园用餐的情况,那么贝贝在家到底表现怎样呢?真像贝贝奶奶所说的差异那么大吗?既然在幼儿园是吃饱的,那么离园回家后他猛吃零食又是什么原因呢?
我主动给贝贝妈妈打电话,大致介绍了一下事情始末,提出了家访的想法,受到了贝贝妈妈的欢迎。
       家访那天,我们一进门就首先握着贝贝奶奶的手向她表示了歉意,并真诚地提出我们想加强对贝贝的了解,希望通过家访增进彼此的沟通。贝贝妈妈说:“贝贝挺腼腆的,想吃也不会主动说,问他要不要他肯定说不要。他最近回到家确实会猛吃零食,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贝贝奶奶补充道:“我家贝贝胆子很小,做事动作慢,吃饭也一样。”我追问道:“猛吃零食的现象是每天都有,还是偶尔出现?”贝贝妈妈回忆道:“我看到过好几次了,但我有时要上夜班,情况不太清楚。”说着将目光转向了贝贝奶奶。贝贝奶奶马上接着说:“贝贝每天回家都吃的,吃完了还问我要呢。”我笑着转向贝贝问:“贝贝,管奶奶要什么好吃的啊?”贝贝不服气地说:“今天我没要,是奶奶给我的。”大家一听都笑了,贝贝奶奶感到有点不好意思,她说:“贝贝上了幼儿园后喜欢吃的东西没得吃了,我怕他饿,就放些零食在口袋里。可他吃的时候确实像个饿鬼。”我不失时机地暗示道:“其实有时孩子不管饿不饿,只要看到喜欢吃的就会吃。”接着我又询问贝贝在家的进餐情况,贝贝妈妈和奶奶一致反映,常常是贝贝顾自玩或看电视,她们追着喂饭,进餐速度很慢。
此时,我拿出贝贝的《进餐档案》边翻阅边讲述。大家看完后,我试探性地询问道:“看来贝贝在幼儿园和在家的进餐表现真不太一样。您认为其中可能有什么原因呢?”贝贝妈妈想了想说:“贝贝是有些挑食,平常在家我们只做他爱吃的菜,所以他吃得多。可能是幼儿园营养师制定的菜谱他不一定喜欢吧?”贝贝奶奶也觉得有些羞愧,说:“道理我们是知道的,不过我们老人总想着只要孩子爱吃、多吃就成。”我顺势建议道:“其实孩子喜欢吃的不一定都是有益健康的,而孩子不太喜欢吃的我们也应该帮助孩子多吃一点,这样才能达到营养均衡、健康发展,您说是吗?”贝贝妈妈和奶奶都表示赞同。“还有,边玩或边看电视边吃饭,不但不利于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而且对孩子的消化吸收也有影响,长此以往,对孩子健康很不利呀!”贝贝妈妈和奶奶连连点头,说:“看到孩子在幼儿园自己吃得那么好,以后我们在家也要一样要求他。”
3.邀请家长来园,打消家长疑虑
       全面了解了贝贝在园和在家的进餐情况后,我想我们可以邀请家长亲自来看看孩子的进餐情况,彻底打消家长的疑虑,让家长真正放心。于是,在家访的最后我热情邀请贝贝奶奶来园观察贝贝用餐情况。
       那天,当贝贝奶奶看见贝贝能迅速找到自己的座位,能熟练使用餐具大口大口进食时,她惊叹道:“贝贝在幼儿园居然能吃得这么棒,真没想到!”我告诉贝贝奶奶:“上了幼儿园后,每个孩子都学到了不少本领呢!”贝贝奶奶连连点头。正好那天有贝贝最爱吃的红烧肉,贝贝吃得可香了。当他吃完第二碗,开开心心地去擦嘴巴时,贝贝奶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样我真的放心了,以后再也不把零食藏在口袋里了。”
4.家园联动,培养良好进餐习惯
       打消家长的疑虑之后,我们一方面积极向家长介绍幼儿园的菜谱,宣传营养均衡的理念,让贝贝家长了解一些营养知识,另一方面通过接送时的随机谈话、电话访问、见面约谈等多种方式及时与家长作好沟通,让家长了解贝贝每天的进餐情况。这样家长渐渐了解到孩子的进餐情绪、活动量、食物偏好等都会影响进餐。于是,我们达成共识:首先,在家和在园要用同样的标准要求孩子,即使在家也要让贝贝自己吃饭,家长不要包办代替。其次,逐渐减少零食的刺激,尽量不在餐前给贝贝提供零食。再次,以渐进的方法,在培养愉快进餐情绪的基础上引导贝贝尝试接受各种食物,及时肯定贝贝的进步,鼓励贝贝继续努力。
       在幼儿园,我们也以鼓励、引导的方式为主,如每天餐前让孩子们来介绍一下“今日菜谱”,说说每种食物对身体有什么好处,每天能把饭菜吃得干干净净的孩子能得到五角星等。渐渐地,贝贝对原本不喜欢的菜也能多吃一点了。
       由此,贝贝的进餐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家长也感受到了教师对他们意见的尊重,从而更加信任和支持我们的工作。
       在这次事件中,我深深感觉到关注孩子是沟通的前提,而良好的沟通是赢得家长的信任和支持的基础。只有建立在良好沟通基础上的家园合作,才能保证孩子健康和谐地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手机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