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 家规误区A B C D

[复制链接] 0
回复
1026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分享到:
发表于 2014-7-1 10:58: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家规误区A B C D


       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的问题行为都源于童年时期。就某一方面说,如果一个人在幼年时没有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那么将给其未来的发展造成许多障碍。很多家长也意识到这一问题,所以在孩子很小时就给他订家规,以使孩子从小就明白是非曲直,以免误入歧途。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中的规则教育存在误区。本文针对这一现象进行简单分析,以便为家长正确给孩子设立规则提供一些建议。

       误区A 家长不能以身作则

       孩子最初的规则意识,往往来自子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如果成人只是一味地要求孩子去遵守规则,而自己却不能以身作则.那么家庭教育中规则的设立,必然食失去原有的份量。

       小华的妈妈在家里给五岁的他设立了严格的作息制度,每天晚上八点钟准时睡觉。早上七点必须起床。刚开始小华很听话,按妈妈的要求去做,可是每晚当小华睡觉的时候,客厅卫还隐隐约约传未爸爸妈妈看电视的声,有好多次小华早上由己醒来时都快八点了,可妈妈还在睡懒觉,小华只好自已跑到妈妈床前叫妈妈起床给他做饭吃……

       一天,小虎的妈妈带小虎去超市,过人行道时,恰好遇到了虹灯。见两边没有车.妈妈便一把拉住小虎的手直往前冲。小虎边走边充满好奇地问:“妈妈,你不是告诉成不能闯红灯的吗?”妈妈不耐烦地说:“一会妈妈还有事.要赶时间,哪有时间浪费在这里”……

       分析与策略

       我们在给孩子设立规则的同时,家长必须要考虑自己能否做到。上述案例中的毫长在给孩子进行规则教膏时陷入了困境,只要求孩子“按时睡觉、起床”,.自己却看电视、睡懒觉,要求孩子“遵守交通规则”,自己却随意闯红灯。像上述家长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怎么还有资格去要求孩子做?这样的客长即使硬给孩子设立了规则也只会事倍功半,而且严重时还会使家长失去权威。因此父母在给孩子设立规则时,不能言行不一致,做“两面派”,即在要求孩子时,总是“依法行事”,而要求自己时,却敷衍了事。

       误区B  家庭成员的规则教育不一致

       现代社会中,“四二一”家庭结构体系已经深入到每个家庭中去了。四个老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为了能够更好地接近孩子,享受天伦之乐,他们都争着把孩子当宝,讨孩子欢心。而在这种家庭环境下,即使父母想给孩子设立规则,但带头破坏规则的往往是最爱孩子的爷爷奶奶。所以在照看孩子的时候。虽然长辈和父母的目标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思想在很多方面存在分歧.很难达成一致的见解。

       西西的妈妈很早就告诉六岁的西西,犯了错误要自己学会承担责任。有一次,西西在小区的花园里玩球,玩得正高兴时,就听见“啪”的一声,不好,球正好打到了一楼阳台的花盆上,花盆被打碎了。西西正犹豫着不知该怎么办时,奶奶过来了。奶奶说:“乖孩子,这事交给奶奶了,奶奶去给买个新花盆赔给人家去”……

       分析与策略

       伟大的思想家韩非说过,一家二贵,事乃无功;夫妻持政,子无适从。而文中西西就陷入了“子无适从”的家庭教育环境:妈妈要让他承担责任,奶奶却把责任替他承担下来,所以西西感到无所适从。“我到底听谁的?”孩子对人际关系的洞察力是很强的,不要让他利用家长的分歧而“投机取巧”。家庭联盟是培养孩子规则意识、纪律感和自我控制力的最强大的武器。所以,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要一致,不能给孩子留后路。家长之间有分歧的时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争权利、要面子,有一方可临时妥协,事后找个合适的机会,再做沟通。

       误区C  用物质和棍棒塑造规则

       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在给孩子制定规则时,总是随心所欲。心情好时,用物质来诱导孩子,心情烦躁时,又以暴力相逼。这样做,不仅不会使孩子养成正确的规则意识,反而会破坏亲子关系。

       明明的妈妈在为四岁明明设立规则时,经常变换方法:有时候喊明明吃饭时,明明不听,妈妈便用物质诱导,“乖宝宝,快来吃饭,吃饱了妈妈给你买变形金刚。”这下明明乐得屁颠屁颠地去吃饭了,可是事后明明妈妈总以“叫你吃饭是为了你好”为由,经常不兑现诺言。有时,晚上到了睡觉时间,明明不忍心关掉精彩的动画片,不去洗脚睡觉,妈妈便以暴力相遇……

       分析与策略

       给孩子设立规则,应该让孩子明确这是他不得不遵守的事情。让他从内心体验到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不要像上述明明的妈妈一样,用“多变法”来哄孩子、威胁孩子。如果再遇到叫明明吃饭他不吃这种情况时,父母不妨采用“自然后果教育法”,让孩子经过亲身体验,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体验到适度的痛苦和不快。当孩子被饿上一两次时,想必下次叫他吃饭时,他肯定乖乖地去吃了。当孩子赖着电视时,家长以后在孩子要看电视前不妨先给孩子提前打预防针,告诉他,如果想看电视。只能看多长时间,如果他不答应,就应该给予坚决拒绝,但也要态度温和地给他讲道理。

       误区D  制定“规则过程”

       有些家长教育观念走向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希望培养出让他们省心,少惹麻烦事的,像小大人一样规规矩矩听话的孩子。这种家长的控制欲很强,表面上承认尊重孩子的愿望,但这种尊重往往只是因为孩子的愿望正好与他们的要求一致时才会生效,如果孩子稍有不从,他们就会强迫孩子服从其管教。最后导致孩子丧失了自主性、独立性,遇事只会向他人求助。

       六岁的小凯已经上小学一年级了,学校离小凯家不过四百米,邻居家的小朋友都是放了学大家结伴回家,可是小凯妈妈却给小凯立下了严格的规定:妈妈不来接他,他不能回家;周末不准小凯出去玩,即使学校里组织春游,他也不能参加……总之,小凯大部分的时间都被爸爸妈妈给安排好了。最后导致小凯没有一个朋友,不论遇到什么事情首先要向爸爸妈妈汇报。

       分析与策略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成长环境比较自由,限制孩子自由的做法往往是由于担心孩子的安全而进行过度地保护,担心孩子日后的发展而给孩子设立种种学习规则所致。上述案例中的小凯家长所设立过多的规则,限制了小凯自主性的发展,剥夺了他的自由,严重伤夸了孩子的自尊心。没有规则的自由是放任的.没有自由的规则是遏制孩子发展的,这些都是家庭教育不得法的表现。理想的状态就是把握好规则与自由的尺度,让孩子在规则中自由成长,这样的规则下培养出的孩子既服从纪律又有创新意识。

       我们平时在给孩子设立规则时要有松有紧,一些通过孩子自己努力能做到的事情:如放学时和小朋友一起回家,家长就不要限制他,应给他充分的自主的空间。对于一些有利于孩子快乐健康成长的事,如孩子想参加集体活动,周末想和小朋友玩,家长就更不应剥夺孩子自由的权利。但对于一些违背道德规范方面的事,家长就要严格要求孩子。

       总之,对孩子进行规则教育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需要家长们达成一致,立场坚定,以身作则,制定科学有效的、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规则。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快乐健康地成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返回顶部快速回复上一主题下一主题返回列表找客服手机访问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